此等精彩的场面话,如果不是亲耳所闻,司晓东绝难相信,出自于年不过三十的年轻人之口,二十世纪什么最缺?人才啊!
“哈哈,学平啊,今天既然是私人聚会,咱们就不要谈这些琐事了吧?来,喝酒,喝酒!”司晓东故意避而不谈,只是起劲地劝酒。
李斌听到关键之处,忽然没了下文,心里格外的痒痒,一个劲地冲着司晓东使眼『色』。
司晓东却仿佛啥都没看见似的,举起酒杯,开玩笑说:“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学平,来,咱们爷俩走一个!”
堂堂一市之长,响当当的副省部级领导干部,居然摆出了一副市井粗汉劝酒的架式,王学平心里知道这是司晓东有意亲近于他,只得凑过去,与司市长碰了杯。
李斌有些坐不住了,既然王学平摆明了有调整班子分工的意图,那么接下来,怎么分到足够大的一份,已经成了他的当务之急,岂能不急?
“王局,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下,局里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蒸蒸日上,如同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趁着司晓东夹菜的时机,李斌将手里的酒杯凑到了王学平的面前,大拍马屁。
司晓东表面上没说啥,扫过李斌的眼神,却带了一丝不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小李子啊,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玩政治,沉得住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你怎么始终学不会呢?
司晓东很清楚,李斌属于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同享乐的典型。为了前途,私下里谋事,李斌倒也能够耐心地静候最佳时机的到来。
可是,一旦获得胜局,临近分赃的当口,李斌就仿佛完全变了个人似的,生怕别人忘了他的大功,吃相非常难看。
当然了,除了功利思想比较严重之外,李斌对司晓东一直十分敬重。不敢说言听计从,至少在大局方面,李斌从不违拗司晓东的意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人嘛,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大事不糊涂,其余的那些小事,又何苦计较呢?
只是,今天面对的是恍如千年老狐一般的王学平,有些话压根就不需要说出口,他司晓东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司晓东,心里多少存了考较的心思,他想看看,王学平对于盟友分赃,这门政治必修课,究竟有多深的道行?[]领导393
基于上述考虑,司晓东只能让『性』急的李斌,暂时受点小小的委屈了。
王学平夹起一块鹅翅,细细地品尝了一番之后,放下手中的象牙筷,面带难『色』地对司晓东说:“我现在身兼三职,除了局长的日常工作要做之外,还要『操』心党务工作,不仅如此,时不时的,还得应付省厅那边琐碎的工作,周末加班简直是家常便饭!唉,累点倒没啥,我一直担心辜负了省、市领导的一片苦心,所以,一直以来,很想找个得力的助手,帮我一把。”
司晓东暗暗击节叫好,王学平这番话,明面上看似叫苦,实质上,是给司晓东和李斌出了一道多中选一的选择题。
王学平现在是市局局长兼局党委书记,同时还是省厅的副厅长。按照王学平透『露』出来的意思,局长这把金交椅,他绝对不可能放手。
那么,王学平所兼任的党委书记一职,就成了可供分享的一个选择。
不仅如此,司晓东还从中品出了王学平隐含着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现任常务副局长耿剑锋的安置问题。
据李斌汇报给司晓东的情况,耿剑锋刚刚在市局党委班子会上,选择了站到王学平这一边。
这么一个有功之人,只要是当领导的,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在短期内,作出不利于其的决定。
换句话,王学平这次抛给盟友的是两块骨头,在局党委书记和常务副局长之间,二中选一。
市局的党委书记,也是副厅级,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局长负责制,书记手中权小,但毕竟也是正儿八经的省管干部。
市局的常务副局长,负责局里的日常工作,明面上的权柄相对于党委书记来说,要重得多。
可是,只要王学平还是局里的一把手,各个副手之间的势力范围,其实,都由其一言而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司晓东不是一般的小干部,他浸yin官场几十年,早已经修炼成了精。
透过王学平这种展现出极高政治智慧的安排,司晓东略微用心地琢磨了一番,也就明白了王学平更深层次的考虑:只要两派联合起来一起使劲,在整垮了梁红旗之后,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宝座,很自然地也就成了王学平的囊中之物。那么,李斌的向上空间,也就留下了无数种美妙的想象余地。
换句话说,只要李斌一直表现上佳,配合紧密,等王学平进一步高升之后,李斌步步紧跟着接替,也就变成了极有可能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市局党委书记的职务,必须经市委书记办公会统一认识,再由市委常委会作出决议,最后,还须报请省委组织部批准之后,才能最终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