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了。
“你怎么来了?”
方新觉挠了挠头,把手里的东西往前一递,“今天铺子里的师傅做了新的糖果子,我吃着好,就想送一点来给你,给你和林哥尝尝。”
没听见沈凌之说话,方新觉搁下东西就想跑,不过最后还是被沈凌之叫住了,“急什么?来都来了,吃个点心再走吧。”
林樾在后厨看他们俩故作镇定的样子,愣是捂着嘴才没有笑出声,心里想着等晚上回去一定要和沈淮之说,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沈淮之要是知道,十有八。九是不会高兴的,还是算了,等之后他俩成亲了再说。
正月中旬末,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乡间地头,山脚河边,春意盎然,经过一个冬日的酝酿,新冒出头的野菜都是嫩绿嫩绿的,充满着春日的鲜甜。
铺子里也上了新的点心,翠绿圆润,清香软糯的青团,入口即化的绿豆糕,还有一种三色的发糕,菠菜汁染的绿为底,苋菜汁染的粉为顶,粉白绿三色相间,让人一看就知道春天来了。
三色花米糕一上就成了镇子里最受年轻姑娘哥儿喜欢的小点心,每天都卖的极好。
转眼,春社日,燕来时。
这一天,林樾也做了三色发糕,在这天所有小孩儿都要早起,在竹竿上系上葱,然后挂在窗外,寓意“开聪明”,沈家虽然没有小孩儿,但还是挂了,因为宋寻春觉得沈淮之也需要“开聪明”。
林樾几人都起得很早,但春社日无论男女都要辍业一天,现在距离祭祀的时候又还早,所以林樾就做了三色花米糕,预备等会儿带去分村里的小孩儿吃。
春社和秋社虽说都是祭祀土地神,但过程大不相同,全村老老少少欢聚杏树下,蒸社饭,酿社酒,吃社饼,烹祭肉,敲社鼓,赶春牛,好不热闹。
社饭是用粳米同粟米一起蒸的,每家每户都出了米,最后在祠堂里装成一锅蒸的,社饭煮好后再往上头浇满猪肉汤,每人一碗,等供奉完土地神后就可以吃了。
社饭上还会铺满杂菜和肉,买肉的钱也是全村一起凑的,临水村不算很富裕,所以每人只分得两片猪肉,一片鸡肉,一片鸭肉,另外还有小半勺猪杂,不算很多,但也是难得一见的荤腥了。
社酒是提前酿好的,用葫芦瓢装着,同样是祭祀后才能喝,据说老人喝了可以治耳聋,小孩儿喝了能更快学会说话,浇在果树根上,来年结的果子也会更多。
林樾第一次喝酒就是在春社日喝的,他爹用筷子蘸了一点儿放他嘴里把他给辣哭了。
祭祀开始后,敲鼓的人就开始了,咚咚咚的一声震过一天,伴随着院子里喧嚣的人声,热闹极了。
祭祀结束的时候刚好是午时,全村人就在祠堂外吃了午饭,碗筷都是自带的,除了林樾做了米糕外,还有拌了荠菜的,炒了春笋的,样式算不上丰富,因用的油少也没有多美味,但刚上桌就被抢完了。
“二婶,你炒的春笋真好吃!”
“哈哈,好吃就多吃些。”
“林樾哥哥,林樾哥哥,这个米糕好好看!比外头开的花还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