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静静的听完后,让他继续关注便让人下去了。随后目光下意识的看向琉璃水镜,果然琉璃水晶在听到这件事之后,弹出来的文字与他预想的差不多。
两天后唐海过来王府看望外甥女,顺便与四爷详谈了一下午。所谈的内容,与那天在书房听到的内容一般无二。
就这样朝廷上下都开始讨论海上贸易这事,到底行不行的通,可惜这事还没定下来,京城又发生了一件事。
也不知怎么回事,京城突然涌进来大批的饥民。这下子所有的事都要暂且放下,先安抚灾民以及调查事情原委吧。
无缘无故京城涌进灾民,康熙震怒命人查探,传来的消息居然是山东与河间那边逃难而来的。
可是这两年山东与河间那边都没有上报什么天灾人祸,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饥民。
康熙立马派了钦差大臣巡查,结果传回来奏折让他震怒不已。
原因是地方大小官员不能为民除弊,又设立名目,多方征取,以致民力不支,日就贫困。
而更让康熙震怒的是,河间水灾居然隐瞒不报,这群尸位素餐的蛀虫。
骂过一番后灾民还是要安抚的,康熙命佟国维和明珠监赈。可这时候事儿又来了,国库的银子不多了。
这下子康熙就很奇怪了,这年年交税这么多,为什么国库会没银子?而这一查下来才知道国库的银子,很大一部分被借给了宗世权贵官员们。
赈济灾民需要银子,国库又拿不出银子,现在要怎么办自然是要追缴欠银了。
这下子官员们开始人人自危了,更重要的是谁来领这个差事。
康熙一脸的冷凝端坐在宝座之上,看着下面一个个低头垂手的官员,心中有一把火在烧着。
好一个忠君爱国好一个为民为国,到用时个个都沉默是金,缄默不言是吧。
看着大殿的一众宗亲官员,康熙目光落在一人身上。
“明珠你来说。”
明珠出列身后是官员们灼灼的目光,上面是康熙冰冷的眼神,一时额头冒出了细汗来。
“依微臣之见,灾民进京其因乃是当地官员不作为,应追其责才是。而国库空虚更是耽误不得,理当追回欠款。”
话到这明珠已经能感觉到,自己背后那些摄人的目光,以及高座之上康熙那带着些满意的目光。
“只万岁爷,您当初有感官员们家计艰难,仁厚之下这才开了国库允许官员借银。而今官俸并无变化,京城的物价确日益渐高,恐艰难也。”
康熙微眯起眼睛,看了明珠一阵,这个老狐狸,继而将目光转向了太子方向。
“太子你觉得呢?”
太子含首上前一步,“儿臣赞同明珠大人之言。”
再次眯起眼睛,目光略过太子看向大儿子胤禔。
“老大,你觉得呢?”
胤禔亦垂手上前,“儿臣附议。”
康熙收回眼神,目光如炬的看向众臣。
“众卿觉得如何?”
“臣等附议。”
康熙心中愤怒不已面上却一点都不显,食指轻点着膝盖。
“明珠所奏有理,山东,河间凡牵扯此事,官员皆罪无可恕,谁若求情从案处理。
“然无所作为官员需要追其罪,但无辜百姓者朝廷亦要安抚,现在国库空虚暂时拿不出银两来,各位爱卿皆是为君分忧之人,看看这一局可有法解之。”
康熙话落大小官员不由的左右看看,最后还是沉默不语。
“看来各位爱卿也是无法了,既各位爱卿无法,那追缴欠款一事还是提上日程吧。
“即日起,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宗世官员所欠之银,皆归还国库,之后国库之银除用于国事之外,皆不可外借。”
康熙说完众臣还是不语,好在康熙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