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决定返航回港!
那么有必要询问清楚目前的状况,特别是卫19那边。
“你船目前的最高航速可以保持在多少?”卫宏问起了航速,这相当重要。
“目前航速21节!”
卫胜看了一眼仪表盘,也知道卫宏为什么会问,他才确认过后再给予答复:“但不是最高航速,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开到21。5节左右,绝对到不了22节,毕竟是在远海海域,今天的风力也相对大一点点,海浪较大,如果是贴近海岸线航行的话,预计可以开到23节左右。”
没个定数,在海上也没有办法确定,只能实际航行过后才有准确的数值。
就算是实行航行过,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航速,例如说今天的风力相对大一点,大概也就是比之前大1级左右的风力,可别小看这1级风力,看似微乎其微,实际上影响不小,风一大,海浪就会更高,就会影响到船只的航行了速度了,也就是吨位比较大,要是吨位小一点,影响更加明显。
“两艘船的吨位不小。”
卫宏摇了摇头,什么情况自己清楚:“就算是贴近海岸线航行,也要保持相对较远的距离,不能太靠近了,水深不足,别一个不小心搁浅了,可就是个大麻烦。”
“而且…现在两艘船的位置,不可能转向直接朝着江浙一带的海域过去,那样的话等于是绕路,返航途中距离更远,走直线才是最佳的选择,21节左右的航速已经足够了,不低了。”
“我船距离金门海峡差不多是942公里左右,距离渔港码头直线距离是1402公里左右。”
卫宏测量了一下距离,给出一个相对精准的数值。
“我船距离金门海峡差不多是891公里左右!”卫胜也测量一下距离,回报一下。
“相距不到50公里!”
卫宏只做一下加减法就清楚,其实也是没有必要,要是必要的话,在雷达图上测量两艘船的距离会更加直观,尽管很不精准,误差会很大,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终究是民用的雷达,不是军用的,如果是军用的话,雷达的精准度是在厘米之间:“差不多两个多小时之后,我船就可以追上你船。”
“大概33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抵达渔港码头。”
“相当于后天凌晨左右,近照21节的航速,不会超过后天凌晨1点就会抵达。”
卫宏最主要的还是测算一下抵港的时间,这个抵港的时间特别重要。
卫村渔港码头虽然已经正式开业。
却是没有正式营业,开业与营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正等着他们鱼获回去再火爆营业呢,打响营业的第一炮。
没有他们的鱼获回去,也没有办法营业。
而早前就已经约定好,最少他与村支书卫德龙是约定好,在他们准备返航之时,需要通知一下对方,卫德龙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尽管之前已经做过宣传,有很多鱼贩子都知道在禁渔期间,会有新鲜的鱼获上岸,因为有大船可以出海捕鱼。
但也只是做一个初步的宣传而已,并没有明确说明新鱼鱼获什么时候上岸,说白了就是不确定渔船的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