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许留下衣服五件,下等人家准许留下衣服三件,其他的财物一律交出,弄得辽阳城中各户,室室尽空。所收
集上来的衣物聚集在辽阳教军场上,堆积如山,供后金奴隶主和蒙古贵族们分取。同时,又驱赶辽阳官民迁往
城的北半部,把南半部空出来给努尔哈赤、众贝勒、大臣及女真军户居住。这些措施都严重地侵犯了广大的汉
族人民的切身利益。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除了派人封存府库、搜刮民财以外,又派遣骑兵,手持红旗,沿着大街小巷传呼汗令,
命令说:凡是自动剃发的不杀,否则,砍头[2]。广大的汉族人民听到这个命令后,除部分乖乖地剃了发,当
了顺民外,大多数人,激于民族尊严和气节,纷纷起来反抗,宁死不肯剃发。还有的远走他乡,逃出后金辖区
。他们说:金兵将要杀不肯归顺的人,我们生死且不足虑,一旦剃了头发便做了达子,改日官军返回来,真假
达子难辨,一律剿灭,我们不是当了冤屈鬼了吗[3]。努尔哈赤还下令,所有的汉人家都要出兵,家有父子五
个人的出三个人,有三个人的出两个人。这些措施又进一步激起了辽东汉族人民的义愤,致使抗金斗争的火焰
从辽阳燃起后,愈烧愈旺,不久,就波及到全辽。
当后金官吏在辽阳城西门检查辽民的时候,有一家父子六个人,气愤地击杀守城兵卒数十人。守门的小头
目见情况不妙,没敢对抗,便慌忙地逃走了。辽城人民乘机冲出城外五、六百人,结队向南奔去。英勇惯战的
八旗兵,面对愤怒的辽民也束手无策,只好任其南去,没敢追杀。
辽南的铁山矿工与广大的辽沈人民,声闻辽阳城内居民被杀掠,后金又颁布剃发令,群情激愤,便纷纷竖
起了抗金的大旗,一时震动了辽南各卫。以东山矿工为代表,以辽南四卫为中心,以不剃发为号召,掀起了抗
金斗争的高潮。东山矿工与辽民集结在铁山上,凡是有剃发的人来到,一律斩首勿赦,而铁山近地复州又是后
金军队必争之地。因为这里是辽南出海的交通要道和门户,有良田沃壤,是辽南的仓廪基地。夺取金、复、海
、盖四卫可以解决后金的粮食供应,同时断绝各个海岛和明军的粮食供应。南四卫又有铜、铁、铅、银等矿,
有利于发展手工业。因此,夺取复州,征服铁山军民成为后金奴隶主政权继夺取辽沈以后,扩大战果,站脚辽
东的当务之急[4]。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天命六年)五月,大英明汗努尔哈赤派遣额驸、副将乌尔古岱、李永芳等率领三
千兵前去铁山进行镇压。八旗兵沿着山脚向上仰攻。暴动的人们手持弓箭、石块,进行激烈的搏战,双方相峙
多日,互有胜负,死伤惨重。于是,努尔哈赤又从辽阳调兵八千,命令每个人携带一个月的口粮,再次围攻铁
山。双方经过多次血战,八旗士卒战死者以千计。正当双方相峙不下的时候,镇江人民也奋起响应,暴动的声
势更大了,努尔哈赤不得不又派遣李永芳等前往镇江弹压[5]。
以镇江为中心的辽民抗金斗争时间之长,声势之大,斗争之激烈,在辽地是首屈一指的。因为镇江与盖州
、复州互为表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点,无论是明朝的战将,还是久经战阵的努尔哈赤,他们的心中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