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成不好,到了吃饭的点,几乎家家饭盒里打开都是野菜饼子。
区别无非是饼子里的面量多少而已,有的甚至只吃野菜团子,赵家的生活水平在大槐村算是很不错的了。
虽然用的是粗面,粗粝拉嗓子,可家里的男人们此时却吃的很香,丝毫没有难以下咽的模样,仿佛在吃什么珍馐美味一般。
喜宝在家里已经吃过了饭,孟氏跟婆婆兰娘掌管着厨房,平日里总给喜宝做精细些的吃食。
今日孟氏用白面给她扯了点面片,撒了一把小葱花,滴了几滴菜籽油,香喷喷的,喜宝吃的干干净净。
饶是中午已经吃了美味的面条,但是看到哥哥们吃野菜饼子吃的这么香,喜宝也止不住地开始分泌口水,赵三郎看见幺妹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吃饼子也不吱声,当即掰了一块给她,嘱咐道:“慢慢吃,当心拉嗓子。”
喜宝欢快的接了饼子,眨巴着眼睛朝着三哥笑,应道:“嗯嗯!”
野菜饼子吃起来有股浓浓的粮食香味,为了让粗粮好下咽点,孟氏还往里面加了点剩下的葱跟盐。
春耕季节干活累,也算给大家添些油水。
春天的野菜嫩嫩的,带带着独特的鲜甜与清香,喜宝一时吃的开心,在孟氏怀里撒娇说:“大嫂,你做的饼子真好吃,明天我们还吃饼子吧!”
孟氏笑着摸摸她嫩嫩的小脸蛋,看着她被风吹的有些苍白的嘴唇,怜爱的说:“明天大嫂给你烙糖饼吃。”
喜宝一双大眼顿时迸发出了光彩!烙饼!!大嫂做的糖饼可好吃了!
“大嫂做什么都好吃!”喜宝一边夸孟氏做饭好吃,一边说孟氏辛苦,又说大嫂真好云云。
孟氏乐得不行,点了点她的小鼻子:“早晚被你这嘴哄得找不着北。”
赵二郎看幺妹像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的嘴里不停的说好话,不由在旁边嗤笑:“马屁精。”
喜宝不乐意了,义正言辞的说:“你不信问大哥。”
望着赵大郎那张黑脸,赵二郎讪讪的不吱声了:………………他哪敢问啊。
“大哥你说是不是?”喜宝仰着头问。
赵大郎无奈笑着点头,孟氏被说的有些脸热。
众人正其乐融融的吃着饭,赵大郎就远远地听见邻居家的铁柱远远地喊道:“大郎哥——!!大郎哥!!!”
铁柱的声音由远及近,他的眼皮狂跳,心里不安越来越浓,仿佛刚才所有不好的预感现在会全部应现。
其他的人也都听到了,抬头看着来人,面上带着一丝迷茫。
柱子边跑边喘的吼:“快回家!!!快回家大郎哥!!你爹出事儿了!!!”
赵家人一听,来不及说话,饭碗一撂就往家跑。
孟氏心急如焚,顾不上撒掉的饭菜,胡乱收了饭盒就要拉着喜宝回家,却见赵二郎一把把喜宝抱起来扛背上,撒开步子就往家里窜。
孟氏只好急忙收拾了农具,托相熟的人照看,才往家里急匆匆地赶。
………………………………………………………………………………
赵青山是喜宝的爹,也是大槐村的木工跟瓦工。
在大槐村提起赵青山来,老一辈就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老赵头当年死的时候家里留下了一屁股债,赵青山还是个娃子的时候就开始还债,眼见着没过几年就把债还完了,还凭着自己的手艺娶了媳妇生了娃,今年又给家里起了大瓦房。
老一辈都说赵青山有出息,同龄人也只有佩服的,更何况赵青山为人仗义,村里的评价也都一顶一的好。
因为手艺极好,人又勤快,谁家做工都愿意请他去干活,有什么活也都愿意叫他。
这次镇上的大户人家想要做工,便就找人请了赵青山去,大户人家做工讲究,用时也长,赵青山经常出去做工,每次时间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这次去也不免要待上许久。
嘱咐完家里的事情之后,他依依不舍的离了家到了镇上。
诧异地发现,做工的人中竟然还有同村的王麻子。
与赵青山相反,这王麻子在大槐村里提起来,老一辈就没有不摇头的。
王麻子是出了名的懒汉光棍,平日里跟着一帮混混偷鸡摸狗,学了一身坏毛病。
赵青山去镇上做工时,见王麻子也在,就暗自留了心,任王麻子怎么搭话都只是笑笑。
王麻子自讨没趣了几次之后就不再往上贴,赵青山浑不在意,只要不给他添麻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