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忙,大槐村的村民收麦子吃饭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聊着村里发生的事。
赵大郎去找里正买了好多地的消息在村里传了开,众人面色各异,不由想:这赵家发家这也太快了些,赵家媳妇难道在镇子上能挣这么多钱?
三十亩地啊!谁知道多少钱,没个几百两肯定拿不下来。
“听说赵大郎还要招佃户呢,村里除了陶老爷外,就他属是这个了。”一个村民把大拇指给竖了起来。
他指了指不远处赵家田里的几个人:“嘿,看没?雇人收麦子,可见是有钱了。”
村里就这么点大,有点风吹草动的也瞒不住人,赵家自从孟氏开了铺子之后,一时风头无两,又是俩孩子考进了青城书院,又是赵大郎买山买地的,同样是村里人,眼见着赵大郎就要变成地主了,他们还是这样苦哈哈的过日子。
说话就不由得带上了一丝酸气:“这小子真是命好,娶了个能干的好媳妇。”
"你们说,难不成赵家就是风水好?祖上显灵啦?"
大槐村有一小部分的说赵家祖上有出过大官的,一般人都笑笑过去了,真假且不说,都不知过了多少代了,赵青山是一点也没捞着祖宗的好处,还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整天在地里刨食。
“现在看来这事儿可能是真的,他祖上肯定传下来了不少好东西,赵青山不藏了,把钱拿出来给赵大郎买地去了。”那人确有其事的说道。
周围人也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然后推测是什么好东西。
铁柱他爹也在,他倒是没参与讨论,只顾沉默的往嘴里扒饭,今日铁柱娘往他的米饭底下偷卧了个荷包蛋哩,自从他们爷俩跟了赵大郎,家里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但财不外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他吃完香喷喷滚着脆边儿的荷包蛋,抹了把嘴上的油,听那堆人越说越离谱,当听到赵家的砖头缝里都有金沙什么的,铁柱爹连忙打住:“停停停,别瞎说了!哪有这回事儿。”
那人眼珠子骨碌一转,抱着饭碗凑上来笑道:“铁柱爹,你跟赵家走得最近,知道的清楚,跟咱们说一说呗?也省的咱们在这儿瞎猜。”
铁柱父子跟着赵大郎干了一段时间的活儿,他们都是知道的,而且两家还是邻居,知道的事儿肯定比他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多。
铁柱他爹看了那人一眼,喝了口水,见一群人都殷切的等他说些什么,就也不好意思不开口,他不自然道:“青山他家哪有什么传下来的好东西,他爹没的时候家里一分钱都掏不出来,欠了一屁股债,下葬的棺材都是问村里人借钱才买的。”
“他爹活着的时候得吃药,他就去码头给人扛大包,要是真有钱,还能让个半大孩子去扛大包?”
周围人回想起赵青山他爹没了的时候,半大的少年哭的肝肠寸断,到处求人借钱给他爹买棺材的样子,不由有些心酸附和道:“说的也是。”
“人家孟氏以前娘家就是开馆子的,学了一身好手艺,能挣钱是人家的本事。”
“有些好日子就该有些人享啊。”
铁柱爹没多说,只收拾了东西起身道:“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咱们啊,该干嘛去干嘛去吧。”
赵家是他们的贵人,他跟铁柱两个人现在都瞒着村里人,偷摸上山给赵家看药材呢。
久而久之他知道,赵家发家不是靠赵青山,不是靠孟氏,更不是什么靠什么祖上的大官,赵家靠的是:喜宝。
。。。。。。。。。。。。。。。。。。。。。。。。。。。。。手动分割线。。。。。。。。。。。。。。。。。。。。。。。。。。。。。。。。。。。
喜宝不知道她给她大哥买地在村子里引起了多大的一阵轰动,她最近正忙着跟她师父比赛。
两人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养生品,谁研究的后面就写谁的名字,好用来给长生轩做招牌。
李伯这辈子都在研究养生品,做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单是一个黑发丹就把喜宝虐的体无完肤。
娘说生气的时候就会上火,上火就会牙痛,喜宝觉得自己被师父卷的门牙酸痛。
她嘴硬道:“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黑发丹啊。”
喜宝想做一种任何人都能用的养生品,其实不拘于养生,日常能用的也可以,主要是寻常人家可以用得起的才好。
玫瑰露玉容膏之类的受众有限,价格高昂的同时,也决定了只能少部分流通,
喜宝听说过一句话:“如果全国的人,一人给我一文钱,那么我将成为全国首富!”喜宝就想研究一人给一文钱的东西。
她想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