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散去,喜宝和兰娘、大嫂一起谢过送赵青山回家的汉子就进了屋,还不等坐下的功夫,就见二娃拉着一个人跑了进来。
“娘,奶,李大夫来了。”二娃此刻背着大夫的小药箱,连拉带拽地把李大夫给带回来了。
大槐村的大夫姓李,今年已经五十四了,却还发须乌黑,精神奕奕。据传以前是从大地方来的。
谁也不知道他为啥自己孤身一人带着儿子来了大槐村。村里人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在村里颇有名声。
他穿着一件青色布衣,腰间系着一条浅色布带,发髻歪歪扭扭的别在脑后,看样是一路跑来跑散了。
被二娃这个半大小子一路拖着跑过来,累的气喘吁吁,胡子一翘一翘的,好不容易到了赵家,连倒换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被二娃连人带药箱给请到了屋里头。
李大夫深吸一口气,习惯了,他都习惯了,当大夫的可以理解家属的心情…………个鬼啊!!
路上要不是他好说歹说极力反对,二娃就要驮着他跑过来了!别看二娃还是个孩子,但体格可是直逼成年人,像一头健壮的小牛犊,这么远的路跑个来回脸不红气不喘的,他这把老骨头倒是快散架了。
但气归气,身为医师的职业操守使他立马拿起小药箱,给赵青山望闻问切起来。
片刻之后,李大夫摸摸自己的小胡子道:“没什么大碍,骨头也正了,板子也上了,好好养着总归会好的。”
又问在镇上有没有开药方子,兰娘低声道:“开了的。”就从匣子里拿出一张折叠的药方展开,递给李大夫。
李大夫拿着看了一会,略一思索就从小药箱里头拿了纸笔,写了新药方子让二娃去抓药。
回头对兰娘解释道:“我改动了几味,原先的疗效虽好,价钱却高昂,我将其替换了,疗效虽差些,但总归负担得起。”
兰娘连连道谢,让孟氏去房中拿诊金来给大夫,自己听李大夫嘱咐事宜。
她心中稍定,请李大夫来一方面是想看看赵青山有没有大碍,一方面就是为了让李大夫看看方子,减一些药钱。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自从生了喜宝之后她的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家里本来就有她这个药罐子要常年吃药,现在又加上了赵青山。
想到这里,兰娘不由得暗暗叹气,家里快没粮了,雇主家赔的钱得省些用,二郎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
李大夫知晓赵家的难处,捋着小胡子安慰道:
“总归会好的,青山身子强健,好的要比旁人快些,这些日子切莫乱动,等过一阵就可下床多走动走动了。”
兰娘一一记下,连声道谢,恰好赵青山渴了,就去给赵青山喂水去了。
喜宝自李大夫来以后就一直在旁边紧张的绞着手指,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吱声,听闻自家亲爹没什么大碍后她大松了一口气。
李大夫见喜宝汗流浃背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摸摸喜宝的小脑袋问:
“最近身体可还好?”
喜宝小时候早产身体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全靠他来回奔波才保住了这条小命,赵家人十分感激李大夫,逢年过节的也常走动,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喜宝一只小肉手扒在他的药箱上,另一只小手在抹脑门子上的汗,闻言乖巧应道:
“都好呢,李伯伯,我一直听话好好吃饭的。”
又问李大夫:
“伯伯,我爹啥时候能好啊?”
“好好养着,能赶上秋收呢。”
李大夫一边笑呵呵的说着,一边从药箱子里掏出把桂圆递给喜宝,喜宝也笑呵呵的顺手接了:
“谢谢李伯伯!”
“喜宝!你又拿李大夫的东西!”兰娘给赵青山喂完水,扭头就看见自家小闺女拿着一把东西跟李大夫对着乐,就知道喜宝又吃李大夫东西了,很是有些不好意思。
“还不快还给李大夫?”
李大夫见状忙说:
“给孩子当零嘴的,也不多,喜宝还帮我干活呢。”
遂朝着喜宝欢乐的眨眨眼。
话虽如此,桂圆在村里可是个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