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的剪报做的很精致,粘连的异常好,没有一点儿歪斜或者脱落。特意用了深色稠子做书皮,看上去就像是书铺里发卖的一些特别贵的书籍。
做这个的是一个家里很有钱的秀才,虽然只是秀才功名而已,但他家里有钱啊,也不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心急。眼见得年纪大了依旧科举不成,早就歇了心思,颇有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样子,兴趣爱好转移到了诗词歌赋这些东西上面。
一边做这个剪报,一面对其他人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我做的如何?我看人时兴给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本子做这个,便试着做了做这还是头一次做呢,外头那些人做的我看过一眼,实在不成样子。”
朋友看过来都恭维了几句,都笑道:“这是当然的,咱们熬浆糊、烧松香,那是粘笔头、做写字册子的功底。如今再做这个不是手到擒来?那些外头的人是做的专心,可他们打小裁过多少张纸?现在把要用的部分裁下来恐怕都不齐整哩!”
从小读书的学子可不只是读书那么简单,他们学的东西多了!笔头掉了自己粘,写字册子没有了自己做,裁纸、调墨、画格子学的东西多了!现在想想也是一些颇有趣味的记忆。
至于这做剪报的活计正好把以前学的这些东西用上,这还有些得意呢!
《朝日报》是日报,连翘又是一个每日都有连载的,所以内容进展的颇快。杨举人翻了翻这些日子的报纸,道:“说起来这林老太公还是太不通了,家里有子弟这样上进,多少应该松松口。不说立刻拍板定下供科举,至少应该愿意看看再说啊!”
有个家里是耕读人家的就道:“不是那么回事儿,这林老太公也有自己的顾虑。再者说了,他就是一个乡间老翁而已,有些事上有一些见识,另一些事情上则不然说起来这上面固执一些也正常。老人家年纪上来就这样,认准死理,多少有些说不通。”
《宦海》的情节进一步发展,随着林峥放弃老太公这边,只低头跟着老师用功,故事的重心转向了这个大家庭的勾心斗角。
林峰作为老太公钦点的读书苗子享尽了特权,这自然引来大家庭之下一些小家庭的不满。当家庭平稳的时候还好,枪打出头鸟,大家都寄希望于别人出头,勉强维持住了安宁。
但是现在有林峥刻苦读书,那就不同了。
林峥并没有挑动家里不宁的意思,然而事实就是那些有着小老百姓特有精明的叔伯很快利用了他想要读书却没有读书机会这一点。平静了很久的林家,闹起来了!
林老太公是当惯了大家长的人,何等精明,知道这种事根本不能拖延,一旦拖延起来这个家就真要散了。立刻快刀斩乱麻,把所有有意见的子孙都罚了一遍。他们或许有意见,然而在老太公这个大家长的权威下只能低头。
这还不算完,林老太公开始了对男主角林峥真正的打压。
第41章
林老太公开始了对曾孙林峥真正的打压,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却是真的。
林老太公是一个很精明的的人,如果不精明也没办法维持一个四世同堂、马上就要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很清楚,表面上儿孙被他压服了,不再闹了,其实心里依旧是不甘心的!
所谓礼法规矩只能治表面,要是心里存心不愿意听他这个大家长的,有的是办法阳奉阴违!所以光靠这一次用大家长的权威还不够,他需要另外做一些事情才能稳定这个家庭开始越来越多的小心思。
他选中了林峥。
倒不是说林峥在这件事里承担了主要责任,说到底就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他们当爹娘生的儿的身,生不得儿的心。要是这些儿孙没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要说是一个林峥了,就是一百个林峥也没用。
然而他还是选中了林峥,谁让一切因他而起,他就是那根□□呢!
如果不把他当作一个榜样摁下去,底下儿孙还不都起来造反!
至于说这是亲曾孙林老太公四世同堂快要五世同堂的人了,曾孙这一层除了选定的林峰之外真的很少接触。说的过分一些,林家也不缺男丁,林老太公没什么下不了手的。
他自认为还是给这个曾孙机会的,让他当众发誓再也不读书了。如果听从,他还是林家的好子孙。如果不从,那就是一个忤逆不孝的东西!
在封建社会里,孝道是一个人社会道德的重要指标。一个在孝道上有瑕疵的人做别的都算了,如果打算走科举的路子,那就算是自绝生路了。偏偏林峥就是打算走科举的路子,这就是打算把他往绝路上逼!
连翘故意要将林老太公和林家写的这样咄咄逼人,要知道这时候可是封建社会,虽然国家提倡的是分家,建立小家庭。这有利于国家管理,也能提高税赋。但是,社会道德层面,大家提倡的却是大家庭。
市井小民也就算了,多的是早早分家的。而那些豪门大户、书香门第则不行,哪怕做不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也至少要做到父母其中一个在就不分家。若是爹娘在的时候就分家,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另外,孝道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打算走科举道路的人绝对不可以在这上面有问题,不然将来就很有可能有麻烦。
所以连翘不能让林峥随随便便就‘叛出家门’,不然的话那不是找读者骂么!也显得不合常理。就是要林家和林老太公打压林峥到了极点,读者都看不下去了,这时候再让林峥能够打脸一回,迎来一个剧情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