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上殿面君(下)
更新时间:2011-6-19:18:09字数:2870
待众臣叩拜完毕,礼官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ldo;皇上早朝,有本速奏,无本退朝。&rdo;同时,外面的鼓乐声也嘎然而止。
接下来的情景,李明浩倒是颇为熟悉,文武百官开始就一些难决之事,呈上奏章,请圣上裁决。李明浩对时局并不了解,但也是极为关注。一来自己本来就关心时事,而此时的大殿上,无疑是信息最为聚集之处。二来也是身在其中,他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皇上,倒底是如何处理政务的。
首先呈上奏章的是户部的一位同仁:&ldo;启禀万岁,河北境内黄河多处发生决口,其中以澶州最为严重,灾民近万,眼下已经入冬,灾民无粮无衣,度日如年,还请万岁圣裁。&rdo;奏罢,双手恭恭敬敬的将奏章呈于太监,再由太监转呈给皇上。然后才恭身退下,静待批阅。
此时,李明浩才敢稍微扭头,看一眼御座上的皇上。只见宽大的龙案后面,端坐一人,年纪约莫三十来岁,皮肤白净,脸长略圆,眉毛稍淡,眼睛不大却也颇具神光,颌下一撸山羊短须显得此人精明强干,现下正手捧奏章,仔细阅读。李明浩看罢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皇上也是个普通人嘛,一没有三头六臂,二不是凶神恶煞。干嘛人人见了他都吓成那幅德性呢?
只片刻功夫,看罢了奏章的万岁爷即传令拟旨:&ldo;免除河北受灾州军秋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即刻发丁夫三万五千,士卒两万前往堵塞决口,并着户部赈银五十万钱。&rdo;
听到这等旨意,李明浩暗暗点头,这位万岁爷不但此事处理得当,而且雷厉风行,倒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接下来的奏报也是不少,什么太白星侵犯南斗星,请圣上大赦天下以避其凶啦,什么某日恭请圣上检阅龙勇军骑射啦,什么淮南物价上涨过速,请旨平抑啦等等,看来要做好一个皇上,也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其中,倒也有一件事与李明浩有关,就是皇上下旨,侍郎以上官员退休后,可以赐其一子为官。可惜了,我们的浩哥连老婆都没娶上呢,哪来的儿子。还有件事与狄青有关,就是陕西原州,环州两地羌族叛乱,攻打边境,守将赵士隆战死,下旨令狄青率军平乱。
将近一个时辰,奏章终于全部批阅完毕。此时范仲淹才越众而出:&ldo;启禀万岁,新封户部侍郎李明浩入宫觐见,恭听圣训。&rdo;
&ldo;哦?可是范卿前日所荐之人?快宣。&rdo;似乎是刚处理完繁杂的政务,皇上语气中充满了轻松。
听得宣诏,李明浩忙越众而出,躬身跪倒:&ldo;臣户部侍郎李明浩,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
&ldo;爱卿快快平身,能得范卿举荐之人,当朝可是不多呀。&rdo;皇上嘉许的道。
&ldo;全凭范大人赏识,微臣受之有愧。&rdo;李明浩深知在此情况下,绝对得放低姿态。
&ldo;嗯,范卿曾经言道,李卿治军有方,颇具将才,且在四川剿匪一役中,设计擒得匪首,此事可是属实?&rdo;龙案后,皇上手撸胡须,眼神犀利,似乎略有怀疑。其实这也难怪皇上不信,要知道放眼当朝,能拿得出的武将屈指可数,帅才更是没有。否则也用不到范仲淹一介文官去四处征讨了。李明浩如此年纪,却得范仲淹极力推崇,皇上焉有不当场证实一下之理?
&ldo;启奏万岁,此事微臣当时只是提了个建议,其实全局早在范大人掌握之中。&rdo;李明浩朝上一躬身,恭敬答道。
皇上问的直接,李明浩却答的巧妙,既没否认自己的功劳,又顺手拍了范仲淹一记马屁。弄得范仲淹在一旁也颇为意得。
&ldo;好,如此年纪,即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难得的是竟不居功,难怪能得范卿如此推崇。&rdo;
&ldo;微臣惭愧,有万岁龙威震慑天下,有范大人治军有方,小小匪人,自不足惧。&rdo;李明浩一屁两拍,脸色不红不白,任何人听了,都会感觉他的话简直比真理还真。
&ldo;哈哈,李卿如此擅谈,怕是连满朝文官都是有所不如,难怪在经营上也能大有建树,受卿所奏本章,朕是连阅数遍,惊世之举,惊世之举啊。&rdo;龙颜大悦之下,皇上的话也多了起来,刚才批阅奏章时的威严早已不见。
难得见皇上如此高兴,文武百官也是略为放松了一点,唯有文班首位一人,却是紧紧盯住李明浩,面带阴寒,不知心中在盘算着什么,此人,正是当朝宰相吕夷简。
闻得圣赞,李明浩赶紧躬身道:&ldo;微臣何德何能,怎敢当得万岁如此称赞,唯臣下对我大宋一片忠心,只求竭尽所能,为万岁分忧,分百姓造福,吾愿足矣。&rdo;
话音一落,立时引得范仲淹一阵恶汗,这同是一个人,前后的差距这么大呢?当初我求你当官你都推三阻四,这到了皇上面前,就又忠心一片了?看来,还是皇上的面子大呀。
&ldo;嗯,爱卿能有如此胸怀,真是吾朝之幸,更兼身具大才,却能不骄不躁,好,好,李爱卿上前听封。&rdo;
李明浩一听要封官,赶紧躬身跪倒,表情严肃,可那心里却是笑开了花,封吧封吧,哥不嫌官大,封多少我都笑纳。
&ldo;户部侍郎李明浩,治军有方,带兵有道,四川剿匪一役,擒得匪首,立有头功,特封李明浩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官居四品,即刻上任,钦此。&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