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把良田变为王田,为的就是更好的推行王田律法。
要不然天下都是良田,想要推行王田律法将会是无比艰难,处处都是阻力。
不过好在,这最艰难的一步已经彻底过去。
郊外,王生看着百姓们长势良好的庄稼,唇角不由溢出一抹浅笑。
“王田一事,功在千秋,我们这回能够成功,可真是太好了。”
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够分到几分薄田,不能够进行买卖的田地就是他们的最后的退路。
王生打从心底由衷的开心。
“是么,可我倒是觉得,这才仅是一个开始呢。”
“是我们推行了王田,今后我们也有去维护它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是培养对王田制度维护的后人们。”
“要不然,法可以立,同样也可以废。”家出身的齐廖道。
王生听了笑容收敛,道,“对,你说的没错,这才仅是一个开始。”
这不是一代人完成以后就能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世世代代都耗费心血投入进去维护它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功在千秋。
第114章
把田契上交,得到一笔可以称得上是丰厚的补偿款,众贵族不觉身上猛的轻快起来。
在【食楼】偶尔和那些士大夫们相遇上,皆对彼此之间的境遇相视一笑。
有些话并不需要挑明了说,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待严晏主持的王田一事声音缓和下来以后,人们的注意力被新的消息转移,贵族们悄悄的进了咸阳宫。
“说吧,你们以后的打算。”赵燕歌早有准备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贵族们主动会有后招。
不过能找到他面前的,应该不是公孙起所猜测的贩卖人口。
“陛下,我们想跟随在大秦的外贸团队身后喝口汤。”贵族们看着赵燕歌道。
“哦,你们知道去了西域就一定能赚?”赵燕歌听了不由挑眉道。
这次大秦对外贸易分为两部分,国库占七分,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的私库占剩下的三分。
赵燕歌没想到这些贵族们会盯上大秦出使西域的团队。
不过也不稀奇,贵族们都是有底蕴的,自然比朝中和天下大部分人都知晓西域那边的利润。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亲自组建商队前去西域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