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中,走进来一个斯斯文文的少年郎。他穿着浅蓝色的葛布衫,束深蓝腰带,配黑面白底的浅口鞋子,看起来清秀俊逸。气质符合方才大家口中的议论,镇上读书,文绉绉,跟周围村民们差别甚大。
忍不住想,这算是山沟沟里蹦出来的金凤凰吧。
又琢磨,原主因为谢家死了爹跑了娘,还差点丢了小命儿。即便不是谢家的错,出于人道,谢家也应该对小孤女负责任吧?不过难说,还得看谢家的人品怎么样了。
这还是乡下,说不定几百个铜板就打发了呢。
正在琢磨,谢君谦走过来瞧了瞧她,问道:&ldo;现在感觉怎么样?能说话吗?我从镇上给你带了大夫,先诊个脉,开点药吃再说其他。&rdo;
&ldo;嗯。&rdo;白小菀还没熟悉周围环境,不敢多说。
大夫上前来,搭住她的手腕细细诊脉,又让她张嘴看了看舌苔,问了一些身体上的感受,是否畏寒?可有恶心呕吐的冲动?问完开了一张药方,说道:&ldo;不碍事,就是落水受凉加上惊吓,休养几天应该就没事了。&rdo;
谢君谦点头道:&ldo;没事就好。&rdo;
&ldo;好什么好?&rdo;胡婶子挤了过来,叫嚣道:&ldo;你们谢家没有良心,害死了白老二,又弄得她媳妇跑了。最倒霉的,就是这个苦瓜瓤子一样的小丫头,没爹娘照看,差点就淹死在河沟沟里面了。&rdo;
谢君谦转身,对着白小菀拱了拱手,&ldo;对不住,这事确有谢家的过失。&rdo;
&ldo;呃……&rdo;白小菀张了张嘴。
她还没说话,胡婶子又抢着道:&ldo;谢家知道有过失就好!现如今,这小丫头没爹没娘的,往后总不能喝西北风长大吧?你们谢家要是还有良心,就得赔钱!&rdo;
然后掰着两手十个手指头,飞快算了起来。
&ldo;一天两个铜板,一年差不多七百个铜板。她才十岁,养到十六岁出嫁得六年,六七四十二,总共四千两百个铜板。再加上医药费,以后的嫁妆,一起折算十两银子。另外,白老二一条壮年男子的人命,少说得二十两,合计你们谢家得赔三十两银子!&rdo;
&ldo;哇,三十两!&rdo;
&ldo;啧啧……&rdo;
人群里,立即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对于这些贫苦的乡下人来说,有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够三两银子,何况三十两?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啊。
白小菀立即成了一个香饽饽,香气诱人,惹得众人垂涎。
&ldo;天呐,这小丫头要成富婆了啊!&rdo;有人嫉妒道。
&ldo;白家丫头孤零零的。&rdo;更有人对银子起了贪恋,生出花花心思,&ldo;不如住到我家,正好我家只有三个小子,没有丫头,往后一定好好待她。&rdo;
&ldo;呸!你们想得美!&rdo;胡婶子啐道:&ldo;白家丫头要住也是住我家!&rdo;
&ldo;怎地?&rdo;那人不服气,&ldo;感情胡婶子你救了这丫头,就是盘算好了,为了贪图这三十两银子啊?我说呢,无利不起早,你这懒婆娘今儿这么热心肠了。&rdo;
胡婶子气得大骂,&ldo;放屁!你才是懒婆娘。&rdo;
那人咬话,&ldo;你就是贪图银子!想着白白骗人家一个闺女,当半个劳力使唤,还正好可以把银子昧下,给你家春燕做嫁妆。&rdo;
胡婶子气得面红紫胀,吼道:&ldo;白家丫头的命是我救的!关你们屁事!&rdo;
白小菀心道,原来这胡婶子救人目的也不单纯,是想借着她落水的事,然后趁机敲诈谢家一笔啊。只是不清楚,谢家愿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了。
&ldo;好了,乡亲们都别吵了。&rdo;谢君谦摆手道:&ldo;白老二是为了给谢家修房子,才被石头砸没了命。他留下的孤女,谢家一定会给个妥善的安置,还请乡亲父老放心。&rdo;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瞬间安静下来。
看得出,对有功名在身的谢君谦,村民们皆是心存畏惧。哪怕这份功名只是小小秀才,在乡下人眼里也是高高在上,不敢造次的。
即便是胡婶子,说话也低了两个声调,道:&ldo;你们谢家肯赔钱就好。那个……,三十两什么时候给?给个准信儿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