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篇。说到汪洋大海中的艨艟巨舶,我从道光十九年起,就下过功夫‐‐。&rdo;这年林则徐在广东查毁鸦片,英国军舰犯境,爆发了鸦片战争;也就
是这一年,陶澍病殁在两江总督任上,左宗棠迁居陶家,代为照料一切,得能遍读印心石屋的遗书,凡唐宋以来,史传、别录、小说;以及入清以后的
志乘、载记、官私文书凡是有关海国故事的,无不涉猎。所以谈到&ldo;汪洋大
海中的艨艟巨舶&rdo;,他不算全然外行。
&ldo;如今洋人的火轮兵船,于古无征;不过举一反三,道理是一样的。海船不可行于江河,不然必致搁浅。可笑的是,衮衮诸公,连这点浅近的道理
都不懂,以致为洋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说起来,李少荃的洋务,懂得实在也有限。&rdo;
这番话在胡雪岩听来,没头没脑,无从捉摸;他跟左宗棠的关系,已到熟不拘礼的程度,当即老实问道:&ldo;大人指的是哪件事?&rdo;
&ldo;不就是咸丰末年跟英国买兵轮那件事吗?&rdo;
&ldo;喔,我想起来了,是有那么一回事。当时杭州被围;后来杭州失守,我在宁波生一场大病,一切都隔膜了;只知有这样一件事,对来龙去脉,完全不清楚。&rdo;
&ldo;我很清楚。这重公案的始末经过,我细看过全部奏折,可以约略跟你说个大概。是英国人李泰国与赫德捣鬼,英国代办中号火轮三只,小号火轮
四只,船价讲定六十万银子,李泰国擅作主张,一加再加,加到一百零七万银子。至于火轮到后,轮上官兵薪饷、煤炭杂用,每个月要用十万银子。这
还不算,火轮上的官兵,都要由英国人管带‐‐。&rdo;
&ldo;我打句岔,&rdo;胡雪岩截断了话问:&ldo;这为了什么?&rdo;&ldo;喏,你看看这个就
知道了。&rdo;左宗棠真是有心人,已将前几年购买英国兵轮的有关上谕与奏折,抄
辑成册;这时随手翻开一篇,递给胡雪岩,让他自己去细看。这一篇抄的是同治二年五月间,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恭亲王,及文祥等
入会衔的奏折,一开头就说:窃臣等前以贼氛不清,力求制胜之方,因拟购买外洋炮船,以为剿贼之资,于咸丰十一年五月间专折奏明,奏上谕:&ldo;东
南贼势蔓延,果能购买外洋炮船,剿赋必可得力,实于大局有益。&rdo;等因,钦此;遵即咨行各该督抚。
旋据两江督巨曾国藩复奏,&ldo;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rdo;读到这里,就不必再往下看了。胡雪岩说道:&ldo;如用于剿贼,只须能航
行长江的小炮艇;何致于要花到一百万银子?&rdo;&ldo;就是这话罗!衮衮诸公目
贵目贵不明,于此可见。你看年这一篇!&rdo;左宗棠指给胡雪岩看的是,同治二年八月下旬曾国荃的一道奏折,说
的是:查前后廷旨购办轮船七号,不惜巨资,幸而有成,闻皆将到海口矣!
惟近见总理衙门与洋人李泰国商定往复;除轮船实价百万之外,所用西人兵士每月口粮七万余两,每年大率不下百万两,俱于海关支扣。窃计国家帑藏
空虚,倏而岁增巨款,度支将益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