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皮箱,随便找些旧衣服塞满上锁,再取两张封条,盖上&ldo;四川总督部堂&rdo;的大印,标明日期,在皮箱上十字交叉,满浆实贴。然后派戈什哈抬到当铺里去当。
朝奉吓一跳,从来没有听说总督也会当当的;便很客气地请问:&ldo;要当多少银子?&rdo;
&ldo;五千银子。&rdo;朝奉又吓一跳,五千银子不是小数目要问一问&ldo;是什么贵重东西,能
不能看一看?&rdo;
&ldo;不能看。大人亲手贴的封条,谁敢揭开来?&rdo;&ldo;那末‐‐&rdo;
&ldo;你不必多管。&rdo;戈什哈抢着说道:&ldo;你只凭封条好了。将来赎当的时候,只看封条完整,就是原封不动。你明白了没有?&rdo;
朝奉自然明白了,如数照当。丁宝桢倒是好主顾,下个月藩库将养廉
银子送到,立刻赎当。从此丁宝桢当当,成了规矩,只凭封条不问其他。宝均金心想,左宗棠借洋债,如果照丁宝桢的办法,岂不省事?而且
目前也正是一个机会。于是默默盘算了一阵,到得军机处,立刻派苏拉到&ldo;南屋&rdo;去请了徐用仪来,邀到僻处,悄悄相语。
&ldo;左帅借洋款的事,接头好了没有?&rdo;
&ldo;接头好了。这一回的条件,确是比以前来得好。这也是胡雪岩力盖前愆的缘故。&rdo;徐用仪又说:&ldo;本来早就想出奏了,为有东太后的大事,不能不暂缓一缓。&rdo;
&ldo;也不必再缓。请你转告左帅,要朝廷批准他借,必得交户部议奏,那就要算老帐了。&rdo;宝均金突然问道:&ldo;丁稚璜当当的故事,你听说过没有?&rdo;
徐用仪不知他忽有此问的用意,陪笑答道:&ldo;那是个有名的笑话,知道
的人很多。&rdo;
&ldo;不是笑话。&rdo;宝均金正色说道:&ldo;如果我是朝奉,看几件破烂衣服,让他当五千银子,怎么对得起东家?外头也一定有闲话,不知道我得了人家多
少好处。他只有硬吃一注,不让我掀他的底牌,我拿他没办法。左帅借债也是如此,生米煮成熟饭,朝廷看他的老面子,不跟他计较。你懂我的意思不?&rdo;
徐用仪怎能不懂?可是他也很圆滑,不作正面回答,只说:&ldo;中堂的美意,我相信左大人一定能够领会。&rdo;&ldo;好,不过,&rdo;宝均金沉着脸说:&ldo;丁稚璜
当当,几乎月月如此;左帅借洋债可就是只此一回,下不为例。请你千万说清楚。&rdo;
&ldo;是。&rdo;答应归答应,说不说又另是一回事。徐用仪退值以后,先去访胡雪岩,
将宝均金的话,告诉了他,商量最后的那句话,要不要说?
&ldo;当然不必说。&rdo;胡雪岩答道:&ldo;事情明摆在那里,西征军事成功了,以后也再不会借洋款了。至于海防要借,那也不是左大人跟我的事。既然如此,
何必又说这话,惹左大人不高兴?&rdo;
徐用仪听从他的主张,到了贤良寺,转达了宝均金的意见。左宗棠本来就想这么办,但未想到宝均金如此&ldo;大方&rdo;;欣慰之余,乘兴亲自执笔起草奏稿。
第一段当然是陈述边务之重要,以及各省协饷,不能及时而至,拖欠年复一年,越积越多的困难。接下来便叙此次筹借洋款的由来:说有德国商
伙福克,在兰州织呢局闻之,自称该国有巨款可借,息耗亦轻,并可由陕甘总督出票,因于上年腊月初三日具奏,接到户部咨复,以借数虽经奏明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