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婆子就以为她们不敢如何,又恢复跋扈的德性,指桑骂槐骂三顺媳妇生了个赔钱货。不过她还得打起精神应付公社的教育,陆正霆出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她和儿子要轮流去开会、检讨、立典型,要求抛弃旧思想,认识新社会的种种。
她自然不会真心悔过的,会上说得天花乱坠,如何如何,回家嘟嘟囔囔一个劲地骂。
结果半个月后进入二月里,天气回暖的时候,三顺媳妇突然就裹着棉袄,让她娘抱着孩子,三人搭村里牛车去了一趟公社。
去公社干嘛?
告丁老婆子和丁三顺,不服从政府管教,不认识错误,在家里骂伟大的领袖!
因为陆文书让他们去公社反省检讨,他们不满,所以就在家里骂卫生院骂干部们,骂天骂地骂伟大领袖。
这年头如果是家属举报,那是一举报一个准儿的。
辱骂伟大的领袖啊,那可不是之前搞迷信那一套,这可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敌我阶级矛盾!
然后民兵连立刻派人下乡调查,问问左邻右舍是否有此事儿。
最近丁老婆子的确骂人骂得厉害,骂鸡骂狗骂卫生院的大夫们多管闲事,骂干部们,他们都听见了。但是要说骂没骂大首长,他们一下子竟然不确定。恍惚的好像听见了,可要说真听见又不那么真切。
最后有和丁老婆子不对付的,因为邻里关系闹过矛盾的婆子们证明丁老婆子的确骂过!
于是,丁老婆子和丁三顺被抓起来,治了个现行f革命坏分子的罪名给关到劳改农场去,至少劳改十年。
第95章生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只是丁家村就连整个五柳大队都炸了,谁也没想到三顺媳妇蔫蔫的居然做了这么大的事儿。
丁老婆子日常厉害,在左邻右舍中不得人心,老妯娌们也都不喜欢她,如今儿媳妇更是直接把她送去劳改农场,简直把众人下巴都惊掉了。
这事儿成了大家伙儿茶余饭后的谈资,变着花样的聊,各人都能编出自己的版本来。
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卫生院的什么人给三顺媳妇出了主意,否则她一个少见识的乡下妇女,怎么可能这么厉害?居然想出办法举报自己男人和婆婆。
这多大的胆子啊,以后下半辈子不过了?
三顺媳妇出了月子以后,照旧去大队织布。他们丁家村有大队副业轧棉花、弹棉花、纺纱织布,成品大部分给供销社,剩下的就能大队自行销售。因为有手艺,五柳大队又舍得给工分,所以哪怕妇女也能赚工分养活自己。
三顺媳妇收拾了家里的钱粮,又借了一些,先把自己的医药费还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打算分两次还清。
她来卫生院还钱的时候,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异样,有人害怕、有人敬佩,还有人鄙夷,有人热情,有人躲着,还有人指指点点。她也不在乎,既然敢做这样的事儿,她就有准备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
丁婆子和丁三顺不给她送医院,如果她死了,大家顶多说她命不好,唏嘘一阵子而已。可自己对他们报复,就落得一个心狠手辣的罪名。她并不后悔,为了以后和闺女的活路,她必须这么做。
她还了一部分钱,摁了手印,对林菀道:&ldo;林大夫,救命之恩,我们母女俩也没什么能报答的,不如你给我们丫丫起个名字吧。&rdo;
林菀笑道:&ldo;你真的不必感激我,凡是送来的病人,只要我能治的,我没有不救的。最关键是邱大夫拼着被你婆婆骂也要救你,要谢你就谢她吧。&rdo;
林菀不想和别人有太多感情羁绊,毕竟她是大夫,救人是天职,不需要人家额外感激。还有一点她也不想被感情束缚绑架住,以后她医术越来越好,还会救更多人,她需要给自己立下一条治病救人的准则。这条准则是给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的,救人出乎本心,不要求病人感激。
不以病人态度喜,不以病人态度悲,一切全凭自己本心,足矣。
三顺媳妇自然不懂这个,她还是跪下给林菀磕了个头,这是乡下妇女最朴素的感激又隆重的感激方式。
林菀行动不便,邱水英和赵艳秀赶紧把她给扶起来,免得林大夫不高兴。
三顺媳妇又对邱水英道:&ldo;嫂子,你给我们丫头起个名字吧。&rdo;
邱水英哈哈笑道:&ldo;要我起行,不过我没文化,你可别嫌弃。&rdo;
大家都看向她,看她起个啥。
邱水英就道:&ldo;丫头能碰到林大夫,是个有福气的,不如就叫福丫吧。有福气的丫头,以后也顺顺当当。&rdo;
&ldo;福丫好啊,就叫福丫!&rdo;三顺媳妇儿笑得很开心,再三道谢。
林菀也觉得挺好的,道了声恭喜,还让赵艳秀拿一些养身的药材给三顺媳妇,让她好好将养。
三顺媳妇感激得很,再三道谢然后告辞离去。
她一走,邱水英感慨道:&ldo;这女人啊,真的不能太软,你软了不只是婆婆欺负,男人欺负,左邻右舍都欺负,就连路上那流浪狗都欺负你。&rdo;
赵艳秀笑道:&ldo;嫂子,那婆婆不也是女的?&rdo;
邱水英:&ldo;是啊,所以说女人不能太软,你要是软婆婆欺负,男人欺负,儿媳妇也欺负。我们不能主动为恶,但是别人要欺负我们也不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