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后,还站在门口的男孩突然高大起来。
沈母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的打量起自己的儿子了。
从他十三岁那年,两人慌乱地逃到了清河村,她就每天担忧、紧张、甚至恐慌的过着生活。
孩子大了,孩子沉默了,孩子完全便了个样了,沈母都不知道。
等她真正知道时,她这个母亲已经变得面目可憎了。
沈母以为她的一辈子就这样在痛苦和悔恨中过去,谁知道有一天突然来了一道光,把世界都点亮。等她看清这个世界时,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高了,壮了,可以撑起一个家了,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沈母有那么一瞬间分不清站前她面前的,到底是她死去的丈夫,还是被她‘困’了将近十年的儿子。
沈母沉默了。
但沈清归却没有因此终止他的美好向往,他说:“娘,你说我们把这里围起来怎么样?阿栀她胆子小,我怕她到时过来没有安全感,吓着了。”
“还有,我们建一个过道吧。现在每个房子外面都没有棚,下雨行走总会被淋到。最好弄一个棚,从厨房到我们房间,不,到工具房吧。这样我们来回走动也方便。”
“再有,外面空地我们可以种一些花花草草,到时阿栀来了,您也不用总是呆在家里,可以跟她四处走走。这样……”您的身体也会变好的。
沈母的身体时好时坏,要说根本原因,不过是放不下而已。
太多的爱恨情仇、纷纷扰扰堆在心里,不发泄,只积压。
时间久了,就熬成疾了。
沈清归诉说的场景沈母想都没想过,但真有这个心情去幻想时,沈母发现,其实这样的场景,那样的未来,也蛮让人期待的。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不过你决定之前要问问阿栀。一家人不说两家事,你们两个未来是要走到老的。有什么事都要有商有量,这样才能扶持到老。知道了吗?”
沈母没再说不去县城的事,沈清归着实松了一口气,他郑重的点头,“我会的。我听娘跟阿栀的。”
“可别,你听阿栀的就行。那个小姑娘啊,比你娘我聪明。”
……
“你娘是怎么知道我比她……聪明的?”
今天村里没有拖拉机手的活儿,沈清归就过来赵家跟赵红军交代平常工作要注意的事宜,还有顺便跟赵大队长说一声他工作要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