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么?
在大家的映像里,一般觉得安史之乱就是在北方、中原、两京的战乱,别的地方相对太平,像江南,就一直维持着大唐朝廷的财政开支。
在这时还“鸟不拉屎”的岭南,置身事外,只怕还要更加“安定祥和”!
实际上大错特错!
安史之乱引发了一系列“多米诺联动效应“,从而引发更大范围的一系列历史“突变“,乃至改变跨越洲际间无数国家地区民族的命运!
遥遥万里的岭南也不能幸免!
看看地图啊!现在的岭南旁边可不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那是赵灵儿公主的南诏国!
南诏在玄宗时期统一了六诏后,一直都有不臣之心,安史之乱后,南诏趁机扩大到交趾、岭南,乃至今天老挝泰国北部一部分地区,成为一个区域大国!
安史之乱幸亏只有八年,要是再打八年,搞不好岭西和交趾就已经不是华夏的一部分了!
别说岭南了,更加令人意想不到,安史之乱把日本也搞乱了!
日本在唐代一直派遣唐使赴华学习,即使安史之乱之后也是如此。不过,安史之乱时,遣唐使小野田守向日本朝廷告警说安史叛军侵入渤海,并有可能进一步入侵新罗和日本!
这一预言可谓“先霓虹之忧而忧”,不过却被野心家利用了。
日本历史上最大奸臣,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吕一听,谋反的好机会啊!
764年时,藤原仲麻吕借口要调兵防备“安史叛军”,并且进一步进攻新罗,实则是想调兵后在京都发动兵变,废黜日本天皇自立为新王朝天皇!(赵匡胤:你是不是抄了我的剧本?嗯,我抄你的剧本?)
只不过藤原兄的手下没有赵普赵光义那么靠谱,惨遭心腹泄密,日本孝谦上皇一方提前动手,双方发生内战,史称“藤原之乱”。
堪称日本的安史之乱了。
所以,历史的惯性是很可怕的,一旦车头出轨,跟在他后面的车厢都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大帝国的弊病。
反观南朝时发生的“侯景之乱”,性质只怕比安史之乱更加恶劣,连梁武帝都被囚死了,安史之乱好歹李隆基拍拍屁股跑路,没啥事——
可对岭南,似乎真的没啥影响。
毕竟,朝廷原本也就影响不到这里,只要三大豪门坐镇,就不会乱。
何况岭南还有陈霸先。
陈成倒没想到自己的论点竟然与彼处的陈靖国不谋而合,只是他近来眼光浅的很,对于军国大事,已经没有八九岁时思考得那么深入了。
哎呀,真可惜!
李隆基要是兑现他的诺言,启用小陈我当大唐宰相的话,安史之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只可惜老头太昏庸,竟然错过了小陈我这个“相才”!
其实我个人当不当宰相无所谓,可惜了几千万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丧掉性命的大唐子民呀……
怀着这样的忧国忧民情怀,陈诗人睡觉去了。
还好,被赶出山塘村之后,原本还以为要露宿荒野,结果在路上找到一家野店,除了蚊子多之外,别的都还挺好的……
次日。
“啊呜呜——”陈成打了个哈欠,揉了揉自己身上几个被蚊子咬出来的大包,对始安七少道:“争出来了么?再过二十年,窦大诗师几个究竟成了什么段位啊?”
七少一本正经地回答:鉴于“诗圣”似乎太过崇高,所以决定退而求其次,他们几个全当“诗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