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靖明宗宣八个儿子进御书房。
廉王下意识检查衣饰,确定没有佩戴昂贵的饰物才放心。
“难道谈和亲?”端王哪壶不开提哪壶,霎时静王神色微变。
八人一路忐忑,每次进御书房都没好事。八人按照辈分相继迈进御书房,恭恭敬敬地向肃穆的靖明宗行礼。
等等,肃穆?
他们飞快地抬眼瞟,确定父皇的神情是肃穆而不是面无表情。完了完了,哪个兄弟又做错事?
廉王斜睨烨王:你是不是又想娶侧夫人?别连累兄弟啊!
烨王回瞪:是你又乱开销吧,赶紧认!
靖明宗没心情留意八个儿子的小动作,凝视桌面的捷报沉思。
捷报来自巫山,来自打探铁矿的观察使王信。捷报写铁矿所在之处充满有毒的瘴气,他们不能贸然进入探路,恳请朝廷派人支援。
他握紧拳头,此次派人非支援,而是要夺矿。他顾虑的是瘴气后面什么都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如果真有铁矿,再不夺就夜长梦多,因为太真国对和亲之事还没答复。
对方简直是老狐狸,想拖延时间。
设宴前,他已经和几位重臣商议过,决定派人前去夺矿。今晚的宴会是幌子,目的是顺理成章召八个儿子来御书房。
奸细十面埋伏,他想召某个儿子入宫也要适当的理由,何况一次见八个。
“你们应该疑惑为何要来御书房。”
八人没有做声,都等兄弟做出头鸟。末了,只好由太子问原因。
靖明宗不卖关子,开门见山:“你们应该听闻朕下令修建巫山一带,朕要派你们其中一个到巫山监工。”
闻言,中间几个皇子低下头不敢看靖明宗。
巫山鸟不生蛋,去做监工等于吃苦,他们自问没有吃苦耐劳的美德。
靖明宗早就预料他们不想去,一口闷气堵胸口,不指望他们主动关心民间疾苦。
宛舒和太子却若有所思。安排皇亲做监工一来证明父皇看重此工程,二来父皇想他们代表皇室安抚巫山的民众。
若成,功成名就。宛舒不着急发话,因为太子会第一个答应。
果不其然,太子正气凛凛地上前一步。“父皇,儿臣愿意到巫山做监工。”
轮到靖明宗沉吟不语。
实际上太子非他首选。巫山之行凶险,太子不能有闪失。尤其提防巫咸奸细,在路上刺杀太子轻而易举。
罢了,尽管太子不高兴他亦必须拒绝。
宛舒意料之内,父皇怎会舍得太子出宫冒险。他漫不经心地抬眼,不料对上靖明宗的视线。
一瞬间,他看出父皇的眼神不舍又纠结。他干脆顺了父皇的意,出言道:“儿臣愿意到巫山一趟。”
话音刚落,其他七人惊愕地侧目。
宛舒熟视无睹,又说:“儿臣自小练武,能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太子急忙反驳:“父皇,八弟以往频频闯祸难以胜任监工一职。相反,儿臣能借太子的身份慰问巫山的民众,让他们体会到朝廷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