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主公真采纳了割肉喂狼之策,那就相当于,像赵王那般,开了战胜者,却屈辱称臣的先河。
此必定铭记史册,到时不但李信被钉在耻辱的柱子上,他们这些将领,恐怕也落得遗臭万古的名声。
众人不敢质疑主公,只能将气撒在张既头上。
伊礼面色不善,质问道:“你这奸贼,献此愚策,欲陷主公于不义呼…”
“这厮长的…确实尖细…”
就连侍卫在侧,一向不苟言语的野人典韦,也目露凶光,不断的扫视着张既这根干柴棒,不满之溢于言表。
望着一众目露杀气,愤怒不已的军中将领,张既终于知道为何大人要让他背锅了。
以这些悍将的性子,若不是顾忌侯爷在侧,毫不怀疑自己可能会被撕成碎片。
这些悍将,手下亡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此时尽皆面露煞气,目光冷冽,虎视眈眈的望着某人…
张既悄悄的擦了擦手心的冷汗,勉强稳住心神:“为人臣子,自当为主分忧,些许骂名,又算的了什么…”
“尔等莽汉,只知刀兵染血,却不知大战一起有多少将士牺牲殒命?吾献策退敌何错?”
“且尔等武夫只知反驳,欺负吾这文弱之士,却拿不出退敌之策。。。。”
“你!”被反怼一通后,众将一时哑口无言,他们这些只知道刀口舔血的汉子,哪里说得过张既这种能言善辩之士,只能怒目而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军中将领被怼的无言,但逢纪却不干了,他虽然对策略没啥兴趣,但也不代表脑子转的慢。
他上前道:“主公,张既此策太过歹毒,与大义相背…”
“若真果真采纳,则天下士者共弃,于主公日后霸业不利…”
四百年大汉深入人心,各地有实者对大义这个东西还是很在乎的,从各部将领出言反对在到之前的王修抗令不尊,就可以看出一二。
张既的策略事实上没啥问题,但却让逢纪不舒服,甚至是恼怒。
这个聪明无处安放的馋人,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无耻的了,但是没想到张既这家伙比他还险恶歹毒。
此去鲜卑大营割肉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估计他缝某人也落不得好。
名声这东西,有人在乎有人不在乎,李屠夫不惧恶名,逢纪同样也不惧小人之言,但遗臭万古的名声他不得不在乎。
夏军中人员复杂,脑回路也各有异样,有很多人感觉:不能万古流芳,其实弄个遗臭万年,也是不错滴…
毕竟,与其像那些愚民一样,浑浑噩噩的活,还不如奋起一跃,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但这里面,不包含饱读经书的逢纪,他也没有这个想法。
两国交兵打了败仗,然后有人出使求和,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协议,作为主使者肯定逃不过背锅骂名的下场。
更何况夏军还没输呢,你他酿的就怂恿主公屈辱求和,还要我逢纪出使,端的是用心歹毒。
亏自己以前对张既多有照顾,没想到转投贾诩后,竟然丝毫不顾往日情分,变得更加恶毒,这让逢纪心中恼怒不已。
张既、王充等人以前是逢纪手下的马仔,只是后来出了河套那挡子事,逢某人感觉这些个家伙难以驾驭,便推荐了出去。
心狠手辣的王充,被逢纪举荐给了主公,阴险毒辣的张既,被他推给了更毒的贾诩。
目地是让这两个不安分的家伙,见识一下什么叫一山还比一山高,但现在似乎有点棘手了。
逢纪狠狠的盯了老神在在的贾某人一眼,他自我寻思着老子也平日里以礼相待,也没得罪这这毒士呀,真当我好欺负。
聪明如逢纪,自然知道张既不过是推在表面上的靶子,贾毒士才是真正的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