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阳,日光灼灼,万里晴空是一望无际的荒原。
大地上,野草汲着日光疯长,一队队鲜卑人手持勾镰将这些野草拦腰斩断整理,用作牲畜谷料。
更远处,一座座白色的鼓堡连绵,结帐连营数十里。
中军帅帐,鲜卑高层汇聚一堂,大单于和连端坐上首,左侧是慕容威、轲比能、慕容虎等中部高层。
右侧是浦头、步度根、扶罗韩、泄归尼、赫兰辰、这些部落大人。。。
除了东部的魁头等人还没到之外,大营内几乎汇聚了鲜卑三分之二的力量。
望着下手处的诸部大人,和连心中复杂,这些人都是韦族的中流砥柱,是部族中出类拔萃的人杰,亦是父亲留给他的底蕴。
这些大人原本该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伟业,但是现在却演变成了掣肘王庭的阻碍力量。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和连自己也不清楚?
他只是想效仿中原皇帝的集权制,更好的发挥部族的力量,难道这也有错吗?
大汉已经向这个时代的人,证明了其制度的优越性,及好处,为何还有人要反对自己。
韦族之所以落得如今这般下场,都是这群自私自利的头人贪权导致的。
想到这里,和连更加坚定了,效仿中原王朝集权的决心。
和连目光扫视着表情各异的族中大人,心中有了论断。
他便直接开口道:“李屠夫遣使求和,其心昭然若揭,以本单于之意,这使者不见也罢…”
和连此番集结部众是为了收权,如今已经初见成效,自然不可能应和。
与其节外生枝,不如直接断了各部的念想。
可惜和连终究做不到一言堂,所以他话音刚落,慕容威便出言反对:“大单于此言差矣!”
“我等若连使者都不见,怎知李信的条件,若其果有诚意,和谈倒也不可!”
“不错,我等可先听听李屠夫的条件,在做决断也不迟。。。”
“慕容大人说得不错!”
步度根亦附和道:“夏军实力不容小觑,李屠夫麾下各部将领,皆是骁悍雄杰之辈。。。。。”
“拓跋焘与完颜宗,十万大军覆没,便是最好的警示。。。”
“以吾之见,与其在武皋与对方徒耗下去。,不如。。”
随着有人开口,浦头夫罗翰等各部大人同样附言,他们劳师远来自然是为了有利可图。
部众此番南下,王庭与中东两部突破长城防线,在边地劫掠都有所得。
而西部浦头,只能望着横亘在北方的阴山高脊,唏嘘不已!
其实最早与夏军有所冲突的,当属西部浦头了,李屠夫入主河套之时,他便派步度根带领大军南下想要捞点好处。
可惜遇到了郭藴张辽等雁门诸将,三十万建设兵团,驻守在高阙雄关。
浦头等头人,费尽心思,损兵折将,却是吊毛没捞到。
此番听闻大单于举旗,遂转变方向,劳师动众赶到武皋。
本以为可以有所收获,但现在僵持的局势,估计也难了,所以浦头感觉那使者还是见见的好。
对于各部大人的表现,和连即使心中不喜,但也知道众意难违:“既然如此,那便召其使进帐!”
众人意见一致,和连还是妥协了,大单于虽然是名义上的首领,但他还做不到中原的集权专制,言出法随一言九鼎的那一套。
所以面对各部统一意见,和利益诉求,他也只能憋屈。
各部族的异见,使得和连更加坚定了集权的决心,不收权,心难安。
和连如今的处境,与汉帝的境遇很相似,只不过前者面对的是草原各地的大小部族。
这些部落大人一个个有兵有地盘,极难对付,而后者所面对的世家大族也似同小异,其中复杂同样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