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大汉帝国史亡秦灭楚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项羽突围之后,韩信率军对群龙无首的八万楚军将士展开了全力围攻,八万江东子弟誓死抵抗,无一人投降,最终全部被杀。我江东子弟,只有战死的汉子,没有下跪的懦夫!〈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到:斩首八万!

而现在,我们必须探讨一下,为什么项羽先是弃军突围,而突围成功后又不愿过江,反到引劲自刎呢?

项羽突围的第一个因素便是&ldo;四面楚歌&rdo;,刘邦此计也许原本只是为了动摇楚军将士的军心士气。但是,当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之后的第一个反映是&ldo;汉皆已得楚乎?&rdo;汉军已经占领楚国了吗?事实上,西楚国九郡的江北四郡早已经被占,这一点在垓下之战前就已经发生。而当时项羽所说的&ldo;地楚乎&rdo;中的楚指的应该是江东五郡。项羽此时的判断是:江东五郡是否已经被占领?换句话说,项羽一认为江东已经受到侵略,二不认为此时的江东五郡已经全部被占领。

对于当时的项羽而言,他并不认为不这么断的时间内江东五郡全部被占,但他却认为江东已经受侵略。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摆在项羽面前的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江东五郡也被全部占领,那么他就再也没有半点翻盘的希望了,所剩八万将士就算免于被消灭也将无处可去。所以,项羽必须做出一个决择:要么坐视江东尽失,死路一条;要么舍弃八万军队,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江东组织反抗,保住江东,再图复起。很显然,如果以八万大军声势浩大的集体行动的话,那是根本不可能突出重围的。项羽舍弃八万子弟,以此做为继续吸引汉军注意力的恍子,自率800骑从突围,其实是弃车保帅、弃八万大军而保最后的根据地‐‐江东五郡的行为,实可谓&ldo;壮士断臂&rdo;!

但是,当他来到乌江边并从乌江亭长那里得知江东五郡并无受侵的事实,得知自己上了当,得知八万子弟因为自己上当而白白的牺牲了,此时的项羽是痛苦的。如果江东受侵,那么他的&ldo;弃军&rdo;行动便是正确的,他将以拯救者的身份回到江东。而现在他的八万子弟白死了,他将以罪人的身份、失败者的身份回到故乡,这是他所不愿的。

就如他所说的:&ldo;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rdo;

而一代豪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又何以遭此结果呢?他的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而比起另一位一流军事家韩信,二人又孰优孰劣呢?

第九章:江东英豪,死亦为雄!

项羽,做为秦末汉楚最为著名的一代英雄人物,其人其事后世争议颇多。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他的可取之处和失误之处几乎都没有统一的评价。对此,今天我们也做一小议,以期给于这位绝世名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既然要做出公正的评价,那么首先就应该弄清楚项羽在当时的具体历史身份。

项羽,做为一代霸主,在秦亡后的数年之中事实上是以当时中国各路诸侯的领袖而存在的。所以,他是一位政治领导。

其次,项羽一生征战,所向披靡,自然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

再次,项羽一生争战,对于军事理论和新型战争思想有着突出的开创作用,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思想家。

所以,就项羽这三种全然不同的历史地位,我们需要一一进行分析,来看看他在这三种绝然不同的身份之下优劣如何,功过如何。并对其最终的失败原因给出答案。

做为政治家,项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决定了他首先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封建割据统治在秦末的反弹是历史的需要,同样也是历史发展所必须消灭的事物。秦朝对中国统一的封建集权时代的到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中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秦王朝难以长治久安,以此造成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反弹,最终葬送了秦王朝。

作为封建力量反弹的产物,新的政治格局不可避免的将是新的封建割据形态。而这一形态,也必将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在这个过渡环节当中,项羽作为最高政治领导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同样具有过渡性。所谓过渡性的含意,那就是必须有,但却必须被消灭。所以,项羽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必须以自己的悲剧换来中国历史的向前发展。

做为西楚霸王,不知道各位认为他在当时的大政治环境中是处于强势地位呢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表面上,西楚霸王是当时各路诸侯的最高领袖,应该是处于政治强势的。其实不然,当时的霸主于春秋五霸时的霸主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当时的中国,原有封建割据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已经因为秦王朝的统一而被彻底打破,民族统一意识形态初步形成,所以原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内部壮态已经完全不同了。国于国之间的疆界的划分是纯人为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民没有独立意识,君主对人民的统治基础也并不牢固。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疆土兼并的难度大大下降了,任何一个割据政权都可以被随时替代。具体来看,项羽封王之后,首先是三齐被田荣迅速兼并,两燕国迅速合并,三赵国也同样再次统一。十八路诸侯的划分很快被打破。诚然其中有项羽封土本身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有一重要的前提基础,那就是封建割据本身基础的不存在。在这一状态下,以封建割据统治领袖身份存在的项羽,他本身就处在众矢之的的地位中,他只能以军事手段暂时维持他的统治,而作为政治的延升,政治基础的不存在,军事手段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项羽一直就处于政治上的弱势地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