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这等着被杀呢?
提前给自己备下一条后路,静等自己的立法之举得以践行。
这样不就可以踏入明德之境了吗?”
王子渊神情微肃,向白止拱手示意:
“束极楼主,此言差矣。
其一,某立法,当法布于众,一视同仁。
某先前参与了安国君谋逆一案,以安阳城数十万秦民的性命为饵,甚至纵容属下犯法。
此等行为,依秦法而定已为死罪。
其二,某苟全己身,虽立法而欲除宗正署。
但是已然违背了某之文道,甚至文锁都出现了些许问题。
故而某直接舍弃文道,托入国运之中,以制掣宗正署。
文锁化作秦之法规,无法归于己身。
又如何踏入明德之境?”
白止却是挑了挑眉:
“所以,本楼主才说这段时间,正好是王御使你踏入二品明德之境的最佳时间!”
王子渊微微一愣:
“什么意思?”
白止扭身,背对着王子渊,悠悠开口:
“刚刚本楼主问你为何法修难以踏入明德之境,你说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法修相较于别家,更重于国!
法施于国,法布于众,法定于天下。
如此,才是法修的明德之道。
其载体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众!
故而,管仲定法于齐,李悝变法于魏,慎到明法于楚,国体咸变,方能踏入明德之境,甚至直抵天命。
秦国依法治国,正是法修施展才华的沃土,但也是法修最难成道的境域。
因为,商鞅给后世法修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局,基于秦之国体的死局!”
说到这里,白止的声音微微一顿。
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眼睛有些发亮,急声道:
“什么死局?”
白止扭头,眯着眼睛:
“这个死局若是能解开,秦当开创不朽之功基,立下万世之基业。
其中牵连极多,而且以王大人当前的状态,也难以解开这个死局,所以暂时保密。”
王子渊的心中仿佛有人在不停的挠抓,痒的厉害。
但是听着白止这个语气,似乎的确没有说的意思,不由得眸光有些晦暗。
“
但是就算不解开这个死局,本楼主也是有法子让王大人踏入明德之境的。”
白止看着似乎有些失落的王子渊,微笑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