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这倒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一些布尔什维克曾坚信德国工人阶级会筑起街垒,开辟国内战场反对希特勒,有点相像。
据说,16军分区被阻沈阳车站,手执转盘枪的苏军士兵抢他们的钢笔、橹子时,一些干部战士就要和&ldo;老大哥&rdo;干。后来那个著名的&ldo;塔山守备英雄团&rdo;,曾有个营长,无论什么人和他谈话,做工作,也转变不了他对&ldo;老大哥&rdo;的看法:什么鸡巴&ldo;老大哥&rdo;,土匪!
在笔者家乡,有人就因为说了类似的话,1957年被打成&ldo;右派&rdo;。
注释
1伍修权著:《我的历程》,16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2山东大学编写组:《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1062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3&ldo;辰兄&rdo;及前面和后面电文中的&ldo;友方&rdo;,&ldo;友人&rdo;,都是指的苏军。
4&ldo;甲乙&rdo;即苏军和东北民主联军。
5同2,925页。
6摘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换文》。见《八&iddot;一五前后的中国政局》,476页。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辽沈战役亲历记》编审组编:《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502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8廖盖隆著:《全国解放战争简史》,175页。
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以下简称《4野战史),)第1册、24页。广州军区司令部印(1960年3月)。
10《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926页。
11《沈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163页。
12(日〕千里夏光著:《随军慰安妇》,代序,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13中东铁路原为沙俄所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1898年动工,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据。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ldo;九。一八&rdo;后为日本所占。
1415(美)江南著:《蒋经国传》,139、140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16(美)埃德温&iddot;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的崛起》,9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四、且战且退
这是最初的内战,是决定关东命运的举足轻重的搏战。
复杂多变的局势,像局势那样多变而又经常互相矛盾的政策,使这段已经刀镂斧刻写在了黑土地上的历史,某些章节至今还放在抽屉里蒙受灰埃。
最初的结果,是杜聿明的两个军6万多人,把林彪的10多万人,一路赶出山海关、兴城、锦西、锦州、义县、阜新。后来又增加五个军,就把林彪赶出四平、长春,一直赶到松花江北。
有些部队,闯进关东就开始退关东。有时也停下来放一阵枪回头再跑,直跑到人家不追了,才算站住土八路的铁脚板。
几乎所有的关东大中城市名字前面,都曾被冠以&ldo;保&rdo;字。有的还提出要&ldo;像保卫马德里&rdo;那样的&ldo;保&rdo;。结果是保什么丢什么,丢得丧气又泄气。
局势之严峻,有人曾以&ldo;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rdo;比喻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胜利,就孕育在这难堪的&ldo;丢&rdo;与&ldo;跑&rdo;之中。
第8章:&ldo;独霸东北&rdo;
10月19日,中央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ldo;国民党已知我党在东北建立武装,因此,他急于派军队及党、政人员到东北和我斗争。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是在庄河、安东之线,然后掌握全东北。1&rdo;10月23日,又指示东北局:&ldo;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rdo;2王振奎老人听过高岗作报告:&ldo;勾子&rdo;(即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就是这样简单。
截止11月20日,在苏联政府决定执行中苏条约规定,将长春路及沿线大城市交由国民党接管前,中央和东北局的政策,一直是&ldo;独霸东北&rdo;。
一个鼓舞人心的响亮的口号。
一个一厢情愿的口号。
&ldo;拒敌于国门之外&rdo;第一枪打响在天下第一关。
交手前,13军派代表乘吉普车下通牒,要冀东部队撤出山海关,让他们出关接收东北。土八路没客气,送上门来的枪下了,车留下,人训一顿,开着&ldo;11&rdo;路回去了。
11月初,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前,山东7师赶到了。不同建制的六个团万余人,面对全美械装备的13军和半美械装备的52军,双方兵力为1:6。
7师到玉田后,接到中央和东北局电报,命令火速到山海关增援。本已人困马乏的部队,立即加快步子,每天120里急行军。
疲惫之师也不含糊,上场就演拿手好戏。
7师干部战士不少是矿工出身,摆弄炸药就像女人摆弄锅碗瓢盆。炸碉堡,毁铁路,在渤海地区用这种&ldo;土大炮&rdo;搞得鬼子心惊肉跳。如今又如法炮制,对付除了人全是美国货的13军。一连两天晚上,山海关西沙河国军阵地上,&ldo;炮声&rdo;动地,火光冲天,炸死炸伤和俘虏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