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雪白血红电视剧演员表 > 第117章(第1页)

第117章(第1页)

老人说,如今是上级参加下级的婚礼,那时正相反,都是参加首长的婚礼。有规定,新娘子可以和首长吃三天中灶或小灶,三天後,就和战士吃大灶。国民党是丈夫官多大,太太多大官,共产党可不,首长是首长,家属是家属,一家人两码事儿。那时那人那党呀……

&ldo;那时那人那党呀……&rdo;采访中,很多老人都爱说这句话,自豪中带著留恋和神往。

老人找出一张&ldo;朱校长&rdo;的全家福。照片上,朱瑞中等身材,很壮实,穿件列宁服,戴著眼镜,有点秃顶,抱著大女儿。夫人端庄、秀丽,两根尺把长辫子,怀抱小女儿。一家人笑著,笑得幸福、甜蜜。

老人流泪了。

第25章  历史的大手笔

9月21日上午,十几辆吉普、救护车和卡车,鱼贯驶出双城镇,开进车站。一阵紧张而井然的忙动,一列停靠在月台上的列车开动了。

北上,到哈尔滨後又转东南,驶向牡丹江。晚上10多点锺,突然掉头西北,经昂昂溪南下。

挂在车厢里的五万分之一的地图,随著车身的颠簸震动著。林彪上车后,蓝丝绒窗廉就拉下了。电灯不大亮,作战科长尹健打著电筒。

金黄和火红的地平线,在湛蓝的苍穹下起伏。大地在昼夜轮回中,迅疾地後遁。

在南下大军念促的脚步声和车轮昂奋地转动中,历史向著黑土地3年战争的终点线,轰轰隆隆地冲刺。

10月2日情晨,&ldo;东总&rdo;专列到达彰武。一瞬间,历史在这里留下个&ldo;,&rdo;和那麽多文章。

两年半前,林彪曾在这一带&ldo;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rdo;。现在,轮到毛泽东向林彪这麽说了。不过,毛泽东可用不著像林彪那样,把电报发走了还想追回来:

毛泽东看好关东

河北省平山县,紧靠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上,有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叫&ldo;西柏坡&rdo;。

西柏坡因柏坡岭上的古柏而得名,因毛泽东而名闻天下。

穿著一套肥大布衣服的毛泽东,在国共两党的决战时期,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黄金的黑土地

&ldo;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rdo;

1948年,被蒋介石通缉的毛泽东站在西柏坡岭上,心头也一定激荡著这样的诗情画意。

东流的滹沱河水,唱著世世代代唱著的那支古老的歌。掩映在树丛中的电台天线,日日夜夜唱著共产党人的《胜利进行曲》。

4月22日,彭(德怀)张(宗逊)野战军夺回延安。

5月17日,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攻占临汾。

6月11日,许(世友)谭(震林)兵团收复曲阜。

6月22日,陈(毅)栗(裕)野战军攻克开封。

7月6日,陈栗野战军睢(县)祀(县)大捷,活捉国民党7兵团司令区寿年。

7月16日,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攻克襄阳,活捉国民党15绥靖区司令长官康泽。

经过两年浴血奋战,共产党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取得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国民党军队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能够用于前方作战的只有170万。作战方针,也由&ldo;全面防御&rdo;,&ldo;分区防御&rdo;,变为以北平、西安、汉口、徐州、沈阳五大战略据点为支柱的&ldo;重点防御&rdo;。共产党军队则由120万发展到280万,所占面积为全国的1/4,人口达到1/3以上。

比这些数字更令人振奋的,是难以用数字表达的人心与士气的对比。

黑土地的形势更好看。

到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国民党军队已被歼灭57万人。此时,尚有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师,加地方武装共55万人,但已被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联的地区。人心浮动,供应困难,恨不能像冷兵器时代那样,挂出一块&ldo;免战牌&rdo;。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占共产党军队1/3还强的105万东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占领地区为黑土地的97%,人口为86%。

一方孤城困军,把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何日才能到来的援军,甚至是至今也未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上。一方大军踊跃,实力就像大地一样实在而又坚厚,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毛泽东说:林彪现在壮得很哪!

当初,毛泽东&ldo;一则以喜,一则以惧&rdo;。那&ldo;惧&rdo;,不仅是忧惧内战行将爆发,对内战前途也不能说没有忧惧。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大概是未把自己当成神的。战争毕竟是实力的对抗。胜者王侯败者贼。

可现在,实实在在,毛泽东是今非昔比,壮得很得意得很了。

但这一切只是胜利的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国民党还控制著相当强大的战略集团,还有很大的战争能力。真正解决胜负,还得通过最後的战略决战。

在毛泽东的视野里,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大战场,1948年秋天,&ldo;稻浪&rdo;金黄、丰收在望。而丰饶的黑土地,则是秋色浓,来得早,熟得快,应该开镰收割的第一块高产田。

&ldo;专顾锦榆唐&rdo;&ldo;领袖&rdo;一词,包括这样的含意:高瞻远瞩,能够超越现在透视未来,指导今天走向明天。

毛泽东天才地预见性,在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三大战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与伦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