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足,显得手忙脚乱。幸各地的得力党员,陆续荟集到武汉来。如工运方面,有李立三、
刘少奇,是中共中央继我之后派来的人员。军事工作方面则多是广州随军来的,如在总政治
部任重要工作的有李和林、章柏钧、朱代杰等,实际指挥军队的有叶挺以下的军人同志们,
以及后来任武汉军官分校主任政治教官的恽代英等。不久,毛泽东也由湖南来到武汉,筹办
另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他众多的工作,则多系就地取材。总之,湖北区委会当时正忙着
充实它的组织,扩大党员数量,训练党员提高工作能力等等。
等到武昌克服以后,中共湖北区委会的阵容极一时之盛。彭泽湘虽担任第八军政治部的
工作,仍兼着湖北区委的书记;陈潭秋主管组织部;林育南主管宣传部;董必武、钱介盘、
刘伯垂等任国民党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立三、刘少奇、项英、许白昊任工运委员;陆沉、陈
荫林、刘子谷等任农运委员;蔡畅、黄木兰等任妇运委员;李求实、李书渠等任共产青年团
委员并负责学生运动工作;我则以中共中央代表资格,经常参加湖北区委会议并兼管军事工
作。
不用说,中共湖北区委会在武汉是中共一切活动的中枢。它每星期开会两次,一次讨论
政策,一次讨论日常工作。出席人数往往是二十人左右,议案是十分纷繁的;尤以临时动议
的紧急案件为最多。这就使任书记的彭泽湘有点应付不下了。他虽是一个能干的青年,但究
竟太忙,经验也嫌不足。书记在会议上,特别要依据各项问题的缓急轻重,临时能调整一个
秩序出来;有些重要问题还要预拟出解决的方案,提出讨论通过,才能把握时机。这些事往
往非彭泽湘所能胜任愉快,常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我这个中央代表有时就弄得不得不起而代
庖;甚至遇着我因事没有参加会议时,会议就不能获致圆满结果。
湖北区委会领导不够健全的现状,曾引起一些区委委员的不满;资深望重而又以正直著
称的陈潭秋就曾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他不满陈独秀派些经验不足的留学生来任象湖北区委书
记这样繁重的职务,认为这是不信任老干部的表示。他要直接要求中共中央改派我为湖北区
委书记。我虽告以我正在要求中共中央搬到武汉来,自然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现在在人事上
似乎不必多此一举。但陈潭秋仍径向中共中央提出了他的建议,而被中央接纳了。因此,我
5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