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我的回忆里不出来 > 第223章(第1页)

第223章(第1页)

予以通过。委员们立即宣誓就职,旋又推举谭平山为委员长,吴玉章为秘书长。这名单中的

国民党左派人物,除张曙时以外,其余如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并未到场。他们的名

114/185

-----------------------pa266-----------------------

《我的回忆》第二册

字被列进去,这是利用国民党招牌所必需的。至于张发奎那时已与南昌暴动处于对立的地位,

中共仍将他的名字列入,一面表示拉拢,一面想借此维系第四军军心。参加南昌暴动的国民

党左派人物,只有张曙时、姜济寰、萧炳章,和一些国民党中下级干部。因此,这个革命委

员会,用的是国民党的招牌,事实上是完全由中共所操纵。

军事行动策略更是紧逼的问题,当时张发奎所率领的第二方面军一部分,正由九江向南

昌逼近,声言讨伐叛逆。朱培德也正在吉安樟树等地调集他的部队,作反攻南昌的部署,武

汉南京两方,都可迅速集结其他部队入赣增援,对付我军。根据这种种情况,我们认为南昌

处在四面受敌之中,显然不易立足。当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南下占领广东东江一带

地区1,以潮汕为据点,再行统一广东,出师北伐;一是主张西向进攻湖南2配合湖南的农

军,占领一部分地区,以为根据,再图大举。贺龙对于第二种主张很感兴趣,因为湘西一带,

原是他的老巢。但讨论的结果,大多数赞成南下的主张。理由是东江一带防务空虚,易于占

领,且不至四面受敌,东江的农民运动,早有基础,力量易于扩张,又因占领汕头海口,可

望获得苏联的接济。当时大多数人不愿往湖南,对于苏维埃,打游击,土地革命等等,还是

疑虑多端。毛泽东自愿到湖南去,也是挺而走险,当初也曾企图带着农民武装赶来南昌,参

加暴动,只因时间上来不及而作罢。

如何扩充军事实力,也是煞费脑筋的问题。贺龙的第二十军战斗力不算充足。他的第一

师师长贺敬斋,第二师师长秦光远,每师虽有三个团,但人数并不足额,枪支更陈旧不堪。

周逸群所率的第三师,那时还只有一个团人。所以第二十军急须加以充实。叶挺的第二十四

师和周士第所带的七十三团(原系独立团)是这次暴动中的主力。中共当时决定再成立一团,

与独立团合并,编为第二十五师,再加上蔡廷锴的第十师,合并成为十一军,由叶挺、蔡廷

锴任正副军长。当时驻在南昌附近的第十师师长蔡廷锴(他接替陈铭枢的职位),对于南昌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