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有点蔫,他喃喃道:&ldo;你造这么可怕的东西做什么?&rdo;
&ldo;改善惠医署的现状,&rdo;崔瑛说道:&ldo;惠医署里据说疫症横行,这个能减少疫症传播,还能降低受伤后伤口化脓的可能性,还减少产妇得产后风的可能,这是药,又不是饮品。&rdo;
&ldo;惠医署?夏税还没收完。&rdo;叶知秋有些不解。
&ldo;虽然义父和吏部的前辈都告诉我,身为知县,掌控百里,只要劝课农桑,平狱决讼,再多培养几个举子进士就行,但我这些天仔细查阅了一下卷宗,觉得还有很多事值得一做。&rdo;崔瑛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册子向叶知秋解释,这是最近逐渐养成的习惯,因为叶知秋需要经常将崔瑛的施政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记下来,寄到京城,崔瑛也不想与两代帝王弄出什么隔阂来,所以常常知无不言。
&ldo;朝廷任命官员,不过是代朝廷牧民,先使百姓人口繁衍,民无饥馑;再使百姓知礼守节,淳化风俗;若能使少有所依,壮有所劳,老有所养,则近乎道矣。&rdo;
&ldo;不错,但和这酒?&rdo;
&ldo;要做到这个,不光要与民休息,朝廷还要做更多的事,我让县学生去村里教孩子甚至大人认字是一件事,让蒙学生指导并推广脱粒机也是一件事,我觉得让百姓能受到一定的医护救治同样也是一件事。让百姓为治病而卖房卖地,可不是什么好事情。&rdo;
其实酒精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比如做为各种有机溶剂的底液什么的。但目前为止,崔瑛最看重的还是它的消毒功能。崔瑛知道古代医疗条件很差,一个小小的伤寒在这个没有抗生素时代里就是能要人性命的绝症。发个高烧把人烧成傻子都不算什么新闻,个村庄中有一两个这样的人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所以崔瑛在到任的最开始,就将酒精做为紧急时刻救命的东西来进行研究了。
&ldo;是个好东西,就是太费粮食了。&rdo;糖画刘一边烧火一边可惜道:&ldo;有蒸酒的粮食都够一家子吃饱的了。&rdo;
&ldo;刘爷爷,我从蜀中商人那里收来了蜀黍,下个月就能收了,虽然口感不好,但酿酒却是一等一的。而且蜀黍的杆儿还能熬糖,产量还高,不用担心。&rdo;崔瑛安慰道。
&ldo;熬糖?&rdo;糖画刘一下子精神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蜀黍就是高粱,据说是北宋时期从南边印度一带传入的
本来是想查查蒸馏的技术难度的,然后就查到汉代就有蒸馏器,再看穿越小说里的白酒,e
发现美洲的条件真是太优越了,没发展出黑科技绝对是上帝的锅‐‐所有高产作物都是美洲的,本来想用木薯酿酒的,一查原产巴西;橡胶也是美洲的,铁矿煤矿什么的南美也多得很,真是……
第40章酒精立功
熬糖是门手艺,糖画是门艺术,糖画刘是掌握了一门好手艺的艺术家。
糖画这个东西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孩子应该是很有趣的童年回忆,公园的一角,总有那么一个老爷爷面前摆着一个小糖画摊,有一个小转盘,底下画着十二生肖,五角钱一块钱就能转上一次,转到什么那个老爷爷就给画什么。
一口小锅里熬着金灿灿的糖稀,用小勺舀上一点,在刷了油的薄石板上忽高忽低地划动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形成了。然后再用一根小竹签往中间一压,小铲子一铲,便是一个可以拿在手中,又好吃又好看还会引得其他小朋友羡慕的好东西了。
这位刘爷爷不光会做这种平面的糖画,若是有富裕人家愿意出钱,他还能做许多立体的糖塑,龙凤呈祥,麒麟送子什么的,都能做得纤毫毕现。
不过在这个时代,糖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再加上精细的手艺,能吃得起的人家可实在不多。若是在汴梁城,这门手艺或许能让刘爷爷晚年无忧,但在这小小的六安,这手艺只好被崔瑛挖来做玻璃塑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