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穿到古代的教书匠免费 > 第140章(第1页)

第140章(第1页)

&ldo;你佛说的东西你们这些佛子都不懂,而我白云观的道童都明白,你佛没说的东西我们也懂,你却连听也不曾听闻,不知是谁家法力精深。&rdo;魏离的嘴皮子一向是不饶人的,此时火力半开就喷得这些在辽国养尊处优的大和尚无言以对。

&ldo;大和尚,小生冒昧地说一句,&rdo;崔瑛一心牵挂着那个小玻璃瓶里生根的叶子,有些心急地说,&ldo;佛家的本事不在佛法上,你们若一心以佛参政,以佛立国,建立人间佛国,那是再不能够的,佛家连自己起家的地方都站不稳,别说在他国了。&rdo;

崔瑛这话太狠了,等于是否定掉了佛家野心的合理性,对于下层僧人们或许无所谓,但对于已经接触了帝国上层的国师级别的和尚而言,这和撕了他们的面皮没什么区别。

&ldo;不知小友何出此言?&rdo;考虑到两个道士和大周的皇室对崔瑛的态度,和尚虽然不了解崔瑛也没真失了风度,还笑眯眯地问。

&ldo;佛家重修行,却不事生产,想念佛以往生极乐,却又有三能三不能,无缘者不度,佛国无女,阴阳失调,黄金为砖,佛要金身,却又言众生平等,这……&rdo;崔瑛皱着眉头,一副临时找不到词的为难模样,&ldo;这样毕竟只能举一国之力供数座寺院,百姓劳苦,僧人喜乐,非救世之道。&rdo;

崔瑛点到即止,他这话,柴家人肯定听的懂,萧思温大概听懂了一点,耶律隆绪大概得懂装不懂,毕竟如今佛教在辽国的兴盛,从他的名字里就能看出一二了,要反佛,最后这江山是谁的可就说不好了。

&ldo;那施主又说佛家之能不在佛法上,不知在施主看来,佛家之能在什么上?&rdo;

&ldo;在平哀抚痛上。&rdo;崔瑛一点都不拖拉地说,&ldo;有人幼儿遭遇不幸,种下不幸之因,年长之后行举异于常人,得不幸之果,大和尚可用无边佛法执其果索其因,解开不幸之因,使人今生便得幸福,这才是佛法该做的事。&rdo;

崔瑛一向觉得宗教特别是佛教非常合适当心理医生,后世许多让人心里平衡的心灵鸡汤多是佛家式的禅语和开解,瑜珈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他觉得如果和尚们能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比天天忽悠人去捐钱塑造佛祖金身要有用的多了。

不过这不是关键,他现在急切地想结束这场无聊的争吵,然后去白云观找到这个小瓶子的主人问个究竟。

第114章白云观

佛道两家的盛会因为崔瑛的心急,柴家父子对崔瑛的支持,不得不虎头蛇尾的结束,一出宫门,崔瑛几乎是拽着火龙真人往白云观飞奔,只留下被崔瑛夺了马的魏离一脸茫然地站在宫门口,还是后面跟出来的叶知秋好心帮他朝侍卫要了一匹马,他这才能顺利回到白云观。

&ldo;这崔德华,不知道又要弄出什么玩意儿来,走咱们也跟上看看,估计白云观最近折腾出不少好东西。&rdo;柴荣自打退位之后,是哪里热闹往哪里凑,见天的不是逛瓦肆就是去控鹤军的球场,汴梁城里的各种小道消息一点儿也瞒不住他。

等他们赶到白云观,就见崔瑛与他那个神农徒弟两人四眼放光,围着一个青年道士,那个青年道士一脸的迷茫。

&ldo;这是怎么了?&rdo;魏离急急问道,&ldo;你这急慌慌地做什么?&rdo;

&ldo;这会儿子抓紧再弄一批水稻苗来,明年咱们就等着大丰收了。&rdo;崔瑛压根儿就没理魏离,只盯着那个青年道士。

&ldo;德华,阿瑛!&rdo;柴永岱与崔瑛关系亲密,此刻连连呼唤道,&ldo;你这是怎么了?&rdo;

&ldo;德华,有什么事好好说,你吓到道长了。&rdo;柴宗训慢慢地拍着崔瑛的肩膀,安慰道。

&ldo;呃,没、没事。&rdo;崔瑛总算从那就极度兴奋地状态中恢复了一些精明,但神情依然是情绪高涨的样子。他轻轻拍拍自己的脸,对柴荣和柴宗训行了一礼,然后才向大家解释道:&ldo;殿下还记得几个月前被偷的青苗吗?&rdo;

&ldo;记得啊?怎么了?&rdo;柴永岱莫名其妙,然后又紧张道,&ldo;这青苗又被偷了?&rdo;

&ldo;这都快长穗了,还怎么偷!&rdo;柴宗训简直为自己儿子的农业常识感到羞愧,连忙打断他的话。

&ldo;我上次说过,这种阴阳调合生长的水稻亩产量能到十五六石对吧,&rdo;崔瑛对他们父子间的争辩不予置评,自顾自地说,&ldo;但是这母水稻量太少,要一代一代生长的话,没个十年留不出种子来。所以我当时说一二十年能选出品种来,但要想大面积推广,可能得百十年的时间。&rdo;

&ldo;那也是好事啊,一亩地收的粮食能翻四五番,何愁我大周国运不隆!&rdo;柴永岱年纪最轻,对时间也最不看重,不像柴荣听到百十年的推广时间就有一瞬的黯然,他满不在乎地说,&ldo;从现在开始研究,感觉到我孙子那辈就能推广起来了。&rdo;

&ldo;可是如果眼前这法子能用,&rdo;崔瑛指指让他发狂的玻璃瓶,&ldo;那咱们只要选出合适的品种,年里就能攒出够推广的种子了!&rdo;

&ldo;什么!&rdo;这是在场所有人惊讶地呼声,连那个做出这东西的青年道士也不例外。

&ldo;大家想,&rdo;别人都惊讶激动了,激动过的崔瑛反而平静了下来,&ldo;这一片叶子能生根,就能替代一粒种子了,若是所有的苗、叶都能这样分,这能栽出多少棵一样的水稻来?

&ldo;仙长,&rdo;王虎说话的声音都是抖的,&ldo;您这本事能传我吗?我……&rdo;

&ldo;行啊!&rdo;那青年道士突然笑了,&ldo;能造福百姓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不过,&rdo;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ldo;我这法子还不像老祖和道兄他们那样百试百灵,十瓶里能成个一二瓶而已。&rdo;

&ldo;能成就行,&rdo;陈抟老祖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人群后面,&ldo;大道无形,肯定是还有什么东西是你还没掌握清楚的,咱们一样一样试,总能找出个百试百灵的法子的。&rdo;

大家一齐往那青年道士的屋里走去,在路上崔瑛才知道这位青年道士竟然是李煜的长子李仲寓。李煜是个好词人却不是个好国主,他见柴荣对北边诸国投降的国主还算宽厚,从继位起就削减帝号,降低仪规,等大周兵临城下时也干脆投了降。进了汴梁城,柴荣懒得搭理他,他也就缩在自己的府里写些诗词。而李仲寓则明知道天下一统是正确的,又受不了父亲沉迷声色,干脆出家做了道士。

柴荣统一了国家,对李仲寓这样心里拎得清,就是有点扭不过弯来的前朝宗室都很客气‐‐这也是立个榜样,五代乱世,谁也不知道谁家的王朝能传的长一点,善待前朝皇室算是给子孙留条后路。

李仲寓本来只能缩在家里读经,他自己拎得清,根本不去做像出京这种会让人怀疑的事情。然后在听到陈抟老祖来京的消息,便去拜望拜望,然后一头扎进了白云观里,任李煜写了多少首思子的诗篇也唤不回他了。在李仲寓的眼里,陈抟老祖就天尊化身,世间没有他不懂的道理,而白云观那就是神仙福地,有各种各样神奇的东西还尽他摆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