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望着张固那由衷的赞美,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豪迈地笑道:“不错,正是俺所为!区区数百人,岂能阻挡俺典韦的脚步?”
张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朗声道:“典韦,好样的!我极为欣赏你的勇武,可愿随我左右,成为我的贴身护卫?”
典韦闻言,憨厚地挠了挠头,笑道:“少将军如此抬举俺,俺自然愿意。只是,俺心中有个疑虑,若少将军能答应,俺便誓死追随。”张固心中好奇,却仍保持着镇定,问道:“何疑虑?但说无妨。”
典韦犹豫片刻,终是开口:“跟着少将军,能否让俺吃饱饭?俺这饭量,着实不小,时常饿着肚子。”张固一听,不禁哑然失笑,这典韦倒是直白得可爱。他连忙安抚道:“此事你大可放心,跟了我,保证你餐餐管饱。”
典韦一听,顿时喜笑颜开,拍着胸脯保证道:“中!俺就跟少将军干了!少将军让俺往东,俺绝不往西!”张固见典韦如此爽快,心中也是大为满意。
这时,赵宠走上前来,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典韦,问道:“少将军,这粗鄙之人,真的如你所说,几百人围攻,还杀了上百人,最后还能从容离去?”
只是张固尚未开口,典韦一听便急了,嚷道:“咋?你还不信俺?要不咱俩比划比划?俺让你一只手!”
赵宠一听,连忙摆手笑道:“我信,我信!我知道你能打,平时军中你一个打十几个都不在话下。我只是好奇罢了。”
典韦这才罢休,转而向张固道:“少将军,我那对双铁戟和其他物件还在赵司马那呢,你能不能帮俺要回来?”
赵宠一听,连忙改口道:“你这粗鄙之人,如今已成为少将军的亲卫,还不快叫主公!”典韦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改口:“主公!我那武器……”
张固刚想开口,赵宠便打断道:“少将军,我知道那是神兵利器,我岂敢贪墨?那对戟重达八十斤,我这小身板可提不起。刚刚见典壮士要跟你走,我已经命人去取了。稍等片刻,应该就回来了。”
张固暗暗点头,打量着赵宠,此人倒是机敏过人。一开始还称呼典韦为粗鄙之人,转眼间便改口为典壮士。还未等张固开口,便已命人去取武器。此人虽是个小人物,却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张固又扫了典韦一眼,心中更是乐开了花。哈哈,这可是典韦啊!如今已成了自己的部下。与黄忠、鲁肃不同,此时的张固尚未拥有自己的地盘,也未能为黄忠、鲁肃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
因此,他只能以情义来维系与他们的关系。当然,张固也有信心,在讨董之战结束后,能迅速收服黄忠和鲁肃。他坚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正想着呢,四名士卒已将典韦的武器送了过来。典韦接过双铁戟,背在背上,立刻站立在张固身后,已然尽起了护卫之责。张固见状,知道该办的事已经办妥,便对赵宠道:“好了,典韦以后就跟着我了。你忙吧,我走了。”
赵宠连忙道:“在下送送少将军。”说着,便在前面领路。行至大营门口,只见营门口的牙门旗不知为何倒在地上。那牙门旗上,斗大的“张”字分外鲜明。几名士卒正费力地想要将牙门旗重新立起,但似乎人手不够,始终无法成功。
典韦见状,嘿嘿一笑,道:“主公,看俺老典给你露一手。”说罢,便大步向牙门旗走去,并让那帮士卒闪开。士卒们似乎不太相信典韦一个人就能将倒下的牙门旗扶起来,于是纷纷退到一旁,笑嘻嘻地抱臂观看。
只见典韦走到旗杆前,双手抱住旗杆中间,大喝一声,声如惊雷。那旗杆竟被典韦轻而易举地抬了起来。典韦将旗杆底部往土坑里插入,肩膀用力一顶,那碗口粗的旗杆竟被硬生生地顶了起来。
刚刚还在旁边看热闹的士卒们,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呆立在原地。典韦见状,大喝道:“还不过来帮我填土?”士卒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将土坑里的土填平。不一会儿,牙门旗便重新立了起来,那旗杆上的“张”字军旗又开始随风飘荡。
典韦快步走了回来,嘿嘿笑道:“咋样?没给主公丢人吧?”张固看着典韦那得意的样子,心中不禁暗笑。他知道,典韦这是想在自己面前露一手,好让自己更看重他。
同样的事情,典韦在被夏侯惇引荐给曹操时也做过。只不过那次是军中大旗被狂风吹得摇摇欲坠,众人都扶不住,而典韦却让众人闪开,自己单手扶着旗杆。那旗杆在狂风中竟纹丝不动。
张固不知道这两次比起来,哪种更难。但他知道,这都是典韦想要让新主公看重自己的表现。当时典韦在曹操面前露一手的时候,可是好好地震惊了曹操一番。曹操当即解下自己的锦袍给典韦披上,并夸赞道:“真乃古之恶来也!”随后,曹操又赐给典韦宝马、宝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