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夜于长安所发生之事,张固并未有所耳闻。直至连环计策的成效显现,除张固之外,天下各路诸侯皆为之惊愕,继而转为狂喜。
毕竟,在当今之世,董卓凭借其占据关中、掌控天子的权势,已然成为诸侯之首。
与此同时,另有一重大事件震撼朝野。青州黄巾军攻陷兖州,并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令兖州上下惶恐不安。而身为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刘岱,也退出争霸行列。
在此背景下,东郡太守袁遗与济北相鲍信共同举荐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借此契机进入兖州,并迅速与鲍信联军在寿张,即张固的故乡,对青州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黄巾军历经战火,士兵勇猛善战,不幸之中,鲍信在战场上战死,十八路诸侯又一人退出争霸行列。
曹操则亲自率领将士冲锋陷阵,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激励士兵。经过昼夜不息的鏖战,他们终于将青州黄巾军驱逐出寿张。随后,曹操继续率军追击,在济北地区将青州黄巾军彻底击溃。
黄巾军无奈投降,曹操俘获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姓百余万。他从中挑选出青州黄巾军的精锐之士,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命名为“青州兵”。从此,曹操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并紧随袁绍之后,成功占据了一州之地。
在曹操成功占领兖州之后,袁绍与公孙瓒亦着手筹备彼此间的战役,局势骤然紧张。
曹操在兖州大捷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紧接着,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阴云密布,大战似乎随时可能爆发。
某日,张固正在府中审阅张纮呈送的文书之际,郭嘉身着一袭青色衣衫,步伐急促地步入,其后紧随一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的青年。
两人步入议事大厅,郭嘉面带微笑,对正在沉思的张固介绍道:“主公,这位是嘉的挚友刘晔,字子扬,才思敏捷,嘉特此引荐,愿子扬能为主公效力。”
(按正史刘晔公元179年出生,此时年仅十四。按三国演义此时刘晔被郭嘉引荐给曹操。此处遵循《三国演义》的设定。提前让刘晔出场。)
张固审视着。刘晔,字子扬,乃淮南成惪人,光武帝刘秀后裔,阜陵王刘延之后。他深知历史中的刘晔乃曹魏重要谋士,曾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改良霹雳车立下功劳。
郭嘉言罢,转向刘晔,目光中充满期待:“子扬,这位便是我家主公张固,庐江郡的局势,便由你向主公详细阐述。”言罢,他缓缓展开一幅地图,庐江郡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议事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而紧张。
刘晔拱手行礼:“刘晔特来拜见主公!”张固起身扶起刘晔,说道:“子扬无需多礼。奉孝已向我提及,你来自庐江。”
刘晔点头确认:“正是,晔从庐江而来。目前庐江郡正面临大军压境,形势异常严峻。袁术亲自率领纪灵、刘勋、孙策等人,共计六万大军,分三路进攻庐江。”
张固冷哼一声:“六万人?袁术真是野心勃勃!庐江郡现在的状况如何?”
郭嘉补充道:“袁术麾下南阳郡与汝南郡合计人口超过四百五十万,他讨伐董卓归来后已拥有十万兵马,如今更是大肆招募,麾下兵马已逾二十万。”
张固闻言,不禁暗自感叹:同样是两郡之地,自己麾下人口仅九十万,而袁术竟有四百五十万之众,郡与郡之间的人口差距实在悬殊!张固邀请刘晔与郭嘉就座,自己亦于案后端坐。刘晔施礼后言道:“陈温已调集兵力,龟缩于舒县,庐江郡西北之地已落入袁术之手。舒县城内紧急招募兵马万余,同时,陈温派遣陆康向刘表求援,刘表则命江夏太守黄祖率兵一万进驻庐江居巢,与舒县形成相互支援之势。”
张固依据刘晔所述,在舆图上一一比对,点头称道:“看来袁术此次是志在必得庐江郡了。我们还是先请子敬与子纲前来,共同商议一下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