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旧的书价值是多少? > 第31章(第2页)

第31章(第2页)

眼下,皇帝还没有死,高拱哪里可能写一份这样的东西给皇帝?于是,在张居正的指导点

拨下,冯保也不知是怎么撺掇的皇后、皇贵妃,竟然能够让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皇帝,

基本上按照冯保和张居正指示的方向,对后事作了安排。高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怒火万

丈,却又全然无从发泄。

结果,值隆庆皇帝龙驭宾天、万历皇帝万象更新之际,得分最多的人,倒成了一个太

监。据说,当时就有朝臣认为,皇帝对后事的安排,特别是对冯保的倚重,是这位太监矫

诏即篡改皇帝遗嘱所致。后世史家也有持此种看法的。

无奈,众多史料包括高拱自己撰写的《病榻遗言》中,都全文照录了皇帝的两份遗嘱。

而且,从当时的情形和各种记载中判断,遗嘱是在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由皇帝

身边的太监‐‐‐冯保,当着神志清醒的皇帝的面,宣读给皇后、皇贵妃、皇太子与三位

顾命大臣的。第二天,皇帝死去。就此,三位内阁大学士全部成了顾命大臣,冯保则不但

也成了顾命之臣,还掌司礼监兼东厂提督。就此,这位太监创了一项中国记录,并掌握了

令人畏惧的巨大权力。

所谓创记录云云,在高拱的《病榻遗言》&ldo;顾命纪事&rdo;一章中,是这样评论的:&ldo;自古有

国以来,未曾有宦官受顾命之事。&rdo;

至于令人畏惧的巨大权力,指的是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东厂提督太监。这两个职位,

由于威权太重,所以极少委任给一个人,历来都由两个人担任,以收平衡与钳制之效。打

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种授权,就如今天的内阁首相又兼任了公安部部长、最高检察院总

检察长和最高法院院长一样吓人。

而高拱所推荐的那位尚膳监出身、大约是有一手烹调绝技的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

已经不知被发往何方高就去了。

高拱心绪之恶劣,可以想见。他力图振作,挽回颓势。

于是,在老皇帝宾天的半个月,新皇帝登基的六月初十日当天,高拱给10岁的小皇帝

上了一份题目为《特陈紧切事宜以仰裨新政事》的折子。

这是一篇用心深沉的奏折,表面上看起来,这篇奏折完全是按照帝国政治制度理论上

的规定,辅导小皇帝如何处理朝政。因此,甚至对帝国政事处理的整个流程细节,都交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