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家的小女儿订婚了,无非是定的老亲戚家。
村里的小姑娘们差不多都是两三岁到十来岁订婚,大家不是远亲就是近邻的。
林锦绣定的是林老太娘家侄女家的儿子,听说小孩在读书了,有七岁。
林锦绣四岁,年纪刚好。
小锦绣订了婚,就有了新衣服穿,婆家送来了两套新衣服,两匹布,三两六钱银子,三百六十只小喜饼,小饼子的馅是甜豆沙。
一座小盐山,一座小糖山,一个三两的大坨茶,盐山糖山都是用刀削出来的,大概得有一斤一坨。
还有一只大火腿。
这些都用红纸包上。
这个时候甜食相当的贵,不过小喜饼做得小,三颗铜钱一个。
大白馒头一颗铜钱两个,可见这喜饼真是贵得离谱了。
但订婚时喜饼一定要送,还要送吉利数。
婆家送定的走后,这边比较亲的亲戚就能吃到小姑娘定婚的小喜饼了,就是通知亲戚,小姑娘定了婚,之后七大姑八大姨的可以不再讨论这姑娘的亲事问题。
林锦绣和她十三岁的二姐来凡宝家送了三十个喜饼,又坐下来烤了一会儿火。
二姐叫五囡,是小四的妹子,五囡不是小名,就是叫林五囡,三婶家大闺女叫林大囡,二闺女叫林小囡,三囡女叫林新凤,就是这么奇怪。
大约一家人都以为二闺女之后不会再有闺女了,所以一直叫小囡,结果后面又生出第三个闺女,就给正经取了个名。
大伯家的第三个闺女也取了个正当名字叫林锦绣,实际上也是敷衍了事的一种,因为村子前面就是锦绣江,用江名命名,当然也很敷衍了。
好像姑娘都不被期待似的,随便一叫就长大。
顾琴书是个讲究人,去楼上割了鹿肉来烤给她们吃,又烤了些长了长毛的臭豆腐:“我们自己种的豆做的,这种天气吃最适合了。”
林五囡笑得哈哈哈:“哎呀,二婶客气了。本来以为你们住在这里会很冷,结果现在瞧着这里面还特暖和。
是不是因为周边都被洞子圈起来了,不然半山上是很冷的,外面冷风呼呼的吹,好像雪都要比下面下的大一些。”
顾琴书笑道:“还要感谢当时林家人把我们赶上山来,这里的确是很有点好住。”
四岁的林锦绣冷哼一声道:“真是活该啊,六指头家买了那房子也没能留下,我们家被水冲走就冲走一个家,他家被冲走两个家,白白的浪费了六十八两银子,只得住了不到一年。
这就是硬要把你们赶走的下场,人存良心天照应,没良心的人,就不配得到什么。”
凡宝偷偷看她,见其生得甚美,高鼻子大眼睛,健康漂亮,穿的也很好,可见在大伯家,女孩儿也倍受宠爱。
但她小小年纪,竟然能学到大人的话,说起话来逻辑清楚,面目一新,倒让人觉得十分可爱。
林五囡也过得不错,就是有一点小小的哮喘病,出生时就带的,也不是很严重,不能干力气活,只能在家里坐着做针线或灶上煮饭。
她也早已订婚,定的是她阿娘家的一个隔房堂兄的儿子,那少年脾气特别好,温润如玉,来这边吃过几次酒,凡宝见到过。
村里人都是这样的,都是定个娃娃亲,长大了什么样子什么性格也不知道,全都是盲人摸象,摸到什么就是什么,难以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