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中心到城郊西村距离本身就不近,而且中间有段路又在施工中无法通行,乔茵又只能绕了个大圈子。
光是来一趟就用了近两个小时。
城郊西村算是一个开发区,前两年因为在附近修铁路,基本家家户户都补贴了一套复式楼房。
乔茵到的时候接近三点,
这个时间点儿,除了去干活的年轻人,基本就是些七老八十的睡完午觉出来晒太阳的爷爷奶奶们。
乔茵从快餐店里打包来的包子她还没来得及吃。
宋女士经常提醒她一日三次要准点吃,乔茵这会儿肚子不饿,但还是咬了几口吃了个七七八八,然后拿了东西下车,按照纸上记下来的地址挨家挨户地找。
那家人就在第二排东边第三户,乔茵过去先对着附近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收了相机往旁边楼底下聚在一起聊天的人走。
村子不算大,所以来个陌生人,很容易就被人注意到。
乔茵还没开口说话,已经有人对着她&ldo;哎&rdo;了一声,&ldo;小姑娘,你是干啥来了啊?&rdo;
都是老年人,耳朵不好使,说话声音又比谁都大,这一声下去,基本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乔茵头顶仿佛安了个聚光灯,本来都想好的问题都哽了几秒才问出去:&ldo;奶奶,我是北方周末的记者,今天想了解一下情况……您知道那家人吧?&rdo;
一种老奶奶们看了眼她手指的方向,很快,距离她最近的那位就点了下头:&ldo;铁牛家啊……他前段时间不是还进了医院吗,也不知道严不严重,这会儿都还没回来。&rdo;
有人递了个板凳过来,十分热情:&ldo;小姑娘,你坐。&rdo;
乔茵已经拿出本子来,一个个地问问题:&ldo;他们家家庭关系好吗?&rdo;
很快有人好:&ldo;肯定不好啊,都不是亲生的,经常半夜还在吵,扰民!&rdo;
乔茵点头,&ldo;那他家里人都是干什么的啊?&rdo;
&ldo;还能干啥啊……一家子赌徒,就靠着他打工赚的钱过日子了。&rdo;
&ldo;也不知道在医院那么长时间,能不能付得起医药费……&rdo;
乔茵的笔&ldo;唰唰&rdo;地在纸上飞。
&ldo;小姑娘,你写字真快啊!&rdo;
乔茵笑笑,又开始下一个问题,&ldo;那他是领养来的吗?&rdo;
&ldo;领养个屁,捡来的,现在没准都是个黑户呢。&rdo;
众人七嘴八舌,说起话来都不带间断的。
乔茵把提前准备的问题都问完之后,已经过了五点多。
这次线索获得不少,她心满意足地把纸和笔都收回去,冲着老奶奶们道完谢之后,又开车回去。
回去的路程依旧漫长。
尤其是到了市中心以后,又到了堵车的高峰期。
乔茵在路上堵了十来分钟,干脆趁着车流前进的时候把车开到了报社的停车场。
折腾了整个下午,时间都过了七点。
乔茵腰有些酸,打算从地下停车场坐电梯上去,她抬手揉了揉腰,然后按电梯。
半分钟后,电梯门打开。
乔茵站在外头抬了下眼,没动。
男人抬手按着电梯门,&ldo;不进来?&rdo;
第21章我没力气。
乔茵手还按在腰上,顿了几秒才又拿下来。
她身体慢慢站直,依旧不动也不说话,原本明朗的眉眼这会儿也拧出了几分纠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