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美国可以威胁,可以摆出这么个姿态,但却绝不会真这么做。现在的问题是李承晚会不会了解这一
点。
威胁着要撤出,这代表美国政策的改变,非同小可。因此他们便赶快征询华盛顿的意见。6月25日艾
森豪威尔总统与国防部长威尔逊、国务卿杜勒斯及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开会讨论此事。会后艾森豪威尔授
权克拉克可视情况需要而采取行动,但不得动用武力迫使南朝鲜服从停战。艾森豪威尔同时指示克拉克切
不可承诺从朝鲜撤出联合国军。但他却授权克拉克,让他使南朝鲜领导人相信,如他们不遵守停战规定,
联合国军的撤出就有可能发生。
这时李承晚亲自出马拧紧了螺丝。6月21日,他命令为联合国军服务的人员都得效忠于他。这一决定
立即使美国的反情报工作陷于瘫痪。李氏又下令所有英语翻译都应征入陆军。釜山、仁川港的朝鲜人突然
停止为联合国军干活。驻韩大使馆的朝鲜汽车司机都不敢上街,怕被南朝鲜国家警察当逃避征兵者抓走。
甚至为美国的一些部门搞清洁卫生的人也受到了警告。整个南朝鲜爆发了多起游行示威。
从6月26日起,罗伯逊与李氏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会晤,开始时几乎毫无进展。克拉克将军便开始估量
怎样才能制造联合国军即将撤出的印象。他召集美军高级司令会议,把不愿遣返的战俘集中起来加强控制
,放慢了向南朝鲜的水上运输,暂停了对新建韩军4个师的装备供应。7月1日,李承晚让步了,答应把战
俘运到非军事区。这样印度部队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就算离开了南朝鲜领土。这时他又补充说:&ldo;我们已
差不多快同意停战了,不会阻止停战,只要美国明确保证在政治会议一旦失败时,再与我们一起战斗,直
到完成朝鲜统一。&rdo;如果美国同意这一点,对李氏来说不过是一张空白支票,但这却使他在战后会议上一
点儿也不会同北朝鲜达成协议。罗伯逊在得到华盛顿同意后回到了美国。回到美国前,他重申了总统的立
场,即:只要国会批准,就与之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帮助韩军扩大到20个师;等国会批准给南朝鲜经济援
助;在政治会议上与南朝鲜合作一致。
南朝鲜政府同意以上各点,但要求推迟停战直到参议院批准共同防御条约。罗伯逊说,对这样的拖延
不能给以考虑,不过艾森豪威尔政府会尽快完成条约起草工作。
在助理国务卿罗伯逊于7月9日迫使李氏作出承诺时,会谈达到了高潮。尽管南朝鲜不签署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