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重生1927之帝国再起txt > 第171章(第1页)

第171章(第1页)

1939年10月10日,青海西部的金银滩221厂。

几位身着白大褂的人正在一列墨绿色的车厢内摆弄着几件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大型设备,这就是处于散件状态的原子弹。

&ldo;没问题吧?&rdo;邓三强作为研究核武器的国防科工委第九研究院院长当然要亲赴青海主持原子弹的出厂工作,而且还要亲自看运原子弹到目的地。

&ldo;放心吧,老邓,我们早就做好充分的准备。&rdo;这是随车专家组组长李清副院长,&ldo;我们在厂里已经做了多次试验,这节车厢的温度、湿度我们都能很好的控制,而且车厢的地板进行了特殊的改造,防震效果很好。&rdo;

&ldo;那就好啊,最高统帅部邢文军元帅特意发来了电报。&rdo;邓三强扬了扬手中的电报,&ldo;要求我们务必做到&lso;万无一失,稳妥可靠&rso;。&rdo;

&ldo;是!&rdo;虽然不是军人,但在场的专家们是以军人的标准嗓门来回答的。

当日夜10点,火车准时驶出了位于221厂深处的秘密车间,驶向北面一望无际的大漠深处。西北战区接到了来自中央的命令,出动了将近十万大军在铁路沿线为帝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保驾护航。

按照中央制定的安全保卫标准,在铁路线上,每隔10米左右就要有一个士兵站在那里进行贴近距离的保护。从青海金银滩到西宁、从西宁到兰州、从兰州到武威、从武威再到新疆哈密、从哈密再到吐鲁番、最后从吐鲁番到库尔勒,全程上千公里,西北战区的警戒部队担负起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列车出发前,帝国保安总局在徐海的亲自安排下对沿途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清洗,所有有嫌疑的人全部被抓了起来。为了确保沿途各车站的安全,很多大型车站的一线值班人员都被换成了经过甄别后确定可靠的人。在火车上,徐海的军事情报局保卫人员也尽职尽责地护卫着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这一路上,用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来形容是丝毫也不为过的。

每只部队都是以团为单位秘密运动到距离铁路线只有一公里的地方待命,在火车即将到来的前一个小时,无线电会通知部队军事主管命令部队进入警戒位置。然后部队迅速进入铁路线,在铁道两边快速布防待命。一个小时后,运载着原子弹的专列隆隆驶过这些精神高度紧张的战士身边。在列车驶过一个小时后,部队才又再次秘密撤防,并且留下一小部分部队在铁路线边来回巡逻,确保整个铁路线的安全。在这样的严密保卫下,西北战区的警戒部队用一站接一站的接力赛方式,保护着原子弹安全驶向大漠深处的秘密基地。

&ldo;老谭啊,&rdo;李子健此时正站在库尔勒东南一个山区的山顶上,在这个山区两山之间的峡谷中,有一个在普通地图上绝对找不到的火车站,从库尔勒火车站秘密引出来的支线铁路就通向这个小型车站,&ldo;不容易啊,战风沙喝盐水,一干就是六年啊。&rdo;李子健是非常清楚基地的艰苦生活条件的。

&ldo;呵呵,老李啊,啥也不说了,&rdo;谭云阳是一位非常豪爽的军人,有什么就说什么,&ldo;还是你们知道我们的苦处啊,过去的生活条件太苦了,周维宗原来的时候根本没有顾得上咱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不是刘司令上次来视察,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没什么变化啊,他拨给我们的那笔钱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啊。&rdo;

&ldo;嗯,老谭啊,困难的时候都过去啦,&rdo;李子健明白谭云阳心中的想法,&ldo;现在咱们终于盼来了胜利的那一天啊。&rdo;

&ldo;是啊,&rdo;谭云阳颇有感慨的说道,&ldo;为了这一天,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啊,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rdo;谭云阳的眼角噙着泪水,这中间的苦楚也许只有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将军才会明白。

&ldo;老谭,不容易,我明白。&rdo;李子健拍了拍谭云阳结实的肩膀,&ldo;老谭,你看,咱们的原子弹来了。&rdo;远处,一列火车正快速驶来。

第一百二十四章楼兰惊雷(二)

1939年10月11日,载着原子弹的列车安全抵达位于罗布泊西北的核试验基地。在一个足有三百米长的巨型车间里,基地的专家和来自绵阳九院的专家们正在对处于散件状态的原子弹进行组装。

与此同时,核试验基地的部队开始将各种核试验效应物运进核试验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陆军的各类武器装备,有各式各样的坦克、装甲战车、火炮;空军装备的和退役的各类飞机也被运往试验场放置;相比较而言,海军的试验设备就要少得多了,只有一些军舰上的散件物品,比如舰桥、火炮等,另外就是诸如鱼雷艇、炮艇、小型护卫舰等轻型舰艇也被运到了基地的试验场上。

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检验和武器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也是为了对于将来对日作战中使用这种武器时做到心中有数。

核试验是一种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爆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其主要目的是:鉴定核爆炸装置的威力及其他性能,验证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改进核武器设计或定型生产提供依据;在核爆炸环境下研究核爆炸现象学和各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它是一项规模很大、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科学试验。从一点就可以看出,为了这次核试验,基地做了多么充分的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