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的战战兢兢的又走上了台,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先解答了这个人的问题:“抱歉,我家叶老板说了,一家仅限一次,超过三十文也不能多摸奖。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奖品有限,我们只能选择让更多有孩子的家庭受益,让更多的孩子在冬天不受冻,而非要多做活动,希望大家能给予谅解。”说完,王掌柜的整肃面容,朝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百姓们自发地鼓起了掌。
“那么,接下来我要宣布四等奖了。”不知道是天气忽然热了起来,还是人们的热情太过火热,王掌柜的鼻尖额头上一层油亮亮的汗珠,他伸手拭了一下,巴掌里湿漉漉的。
“四等奖是……全家人一冬天的窝窝头!”王掌柜的直接照着纸条上面的字念了出来。这次他有了心理准备,知道叶红杏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惊人。
台底下的哄笑声把正在深思的他给唤回了现实。他低头看看手里的纸条,然后忽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竟然是一冬天的……窝窝头!
窝窝头倒还罢了,家家户户平时吃的主食就是它,可一冬天的……叶红杏究竟要闹哪样?
“一冬天的窝窝头!哈哈,这可笑死我了!”
“就是,要是白面的馒头,或许我还可以接受!”
“一冬天的窝窝头?那也得不老少呢吧?”有那头脑冷静的人已经开始分析这一冬天的窝窝头中的价值了。
一家人,孩子少的倒也还好,若是孩子多的,七八个,甚至是十来个孩子的,一家子吃食就是个大问题。冬天又是人们最容易饿,同时粮食也是一年之中最为缺乏的季节,这个四等奖可就相当于救命了奖啊!
“这个不错!”
“呃,我也觉得这个比五等奖那个棉服的好。”人们开始低声地在台底下议论开来。一冬天的窝窝头,乍一听起来挺粗鄙的,可若是细细地品味,其中想要让支持红杏超市的家庭过上吃饱,不愁冬粮的好心意便显现了出来。
“还有一条。”王掌柜的待台下人们的议论声低了一些,便又拿着纸条读了起来:“四等奖可以转让,但必须无偿!窝窝头由咱们超市里的面点铺子提供,所需费用由红杏超市支付。”
红杏超市里也有做馒头和窝窝头的,味道比起外面的不知道好了多少,附近的人们懒得自己在家做,纷纷花钱来超市里购买。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大家都乐得图个口福。
王掌柜的这番解释的话一念完,底下的人们便开始称赞起叶红杏的心肠好来。
“不错不错,穷人家的哪舍得花三十文钱来超市买东西啊!肯花钱来摸奖的,那都是手里有钱的。可手里有钱的这窝窝头他们肯定不会放在眼里了,到时候转给需要的人家,一举两得!”
“杏儿心肠就是好!原本我还以为她开这么大个超市,又收了租她铺子的人那么多的租金银子,我还以为她是个狠心肠的女娃娃呢。现在看起来,她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取之于民,用之用民了。”有个酸腐的老学究摇头晃脑地说。
“我要是摸到了这个奖,我就把奖让给我小舅舅家。他家孩子多,每年冬天都要别人接济他,要是有一冬天的窝窝头吃,他也就不必那么辛苦了。”有个胖胖的汉子揉着眼睛说。
“你是二蛋家的小子吧?我听说过你,心肠不错!做着买卖,家里也有钱,有本事!”有人就向他挑大拇指。
“咳,大家都不容易。”那汉子喜笑颜开:“我家铺子在东柳树街,大家有空了照顾照顾,谁家要做个锄头、铁榔头之类的,尽量找我,价钱好说。”
“你那倒是不和红杏超市有冲突,别家只要和这超市的货物有冲突的铺子,最近的日子都过得不大好了。”有人就感慨。
人们闲聊着,说笑着,等声音小了下来后,便有人又问那王掌柜:“三等奖呢?三等奖是什么?”
人们都很好奇,四等奖都是一冬天的窝窝头了,比四等奖更好的难道是一冬天的豆腐?
在大家的连声催促下,王掌柜再次拿出了装有三等奖的红色福袋。
“三等奖是……”王掌柜的身子再一次地颤抖了起来。
“三等奖是什么?”人们的好奇心已经被全部提了起来。
“三等奖是房子一间!”王掌柜的声音陡然间变大。
人们嗷地一声就沸腾了!
那可是房子!三十文钱就有可能摸到三等奖的房子一套!
也难怪人们会沸腾!在这个年代,房屋和田地可谓是不动产,是最能代表着一个人身份和地位以及社会能力的标志性物质之一。可是现在,仅仅三十文钱,就能摸到作为奖品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