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个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最后,有一个僧人咬了咬牙,还是决定说出实话:“我们不但没有住处,连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都毫无头绪。”
普妙听后,思索片刻,说道:“阿弥陀佛!要不然,我帮你们找一个安身之所吧!”
几个僧人听到这话,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普妙真会这么好心吗?我们从小就看不起他,还天天欺负他,给他找麻烦,他难道不记仇,不想趁机报复我们?
普妙似乎看穿了几个僧人的心思,缓缓说道:“阿弥陀佛!请各位师兄放心吧!我是不会报复你们的。如果我想报复,早就动手了,又怎会等到现在呢?”
“其实,我本来是个聋哑人,正是你们那次用撞钟把我压在下面,又敲打钟体,这才让我恢复了正常。说起来,你们还是我的恩人呢,我又怎会忘恩负义呢?”
几个僧人听到这话,不禁愣住了,其中一个僧人惊讶地说道:“原来你是在那一天开始就不聋不哑了啊?”
普妙微笑着对着几个僧人点点头,说道:“嗯!是的!这还多亏了几位师兄呢。”
几个僧人听了,心中满是惭愧,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普妙竟如此大度,以德报怨。
最后,普妙带着几个僧人来到了金山寺挂单。
从此,几个僧人有了安身之处,不用再露宿街头,过着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
而普妙自己也在金山寺挂单,只是他生性喜好云游四方,经常外出,很少在金山寺常住。
与此同时,济公依旧挥动着那把破蒲扇,悠哉游哉地走街串巷。
这一日,他来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镇子上。只见镇子上人群熙熙攘攘,店铺林立,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济公一边挥动着破蒲扇,一边笑嘻嘻地东张西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路人。
济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艳花之地的门口。
正巧,一辆马车缓缓停下,从车上下来两个身强力壮的壮汉,他们抬着一个大麻袋。
麻袋里装的东西看上去软软的,不像是硬物,济公心中顿时起了疑,直觉告诉他,这麻袋里面一定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
于是,济公挥动着破蒲扇,若无其事地跟着两个壮汉,大摇大摆地进了大门。
众人看到一个和尚竟然走进了这等风月场所,目光纷纷投向济公,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这时,一个年约五十左右的女人,手里拿着一块手绢,扭动着腰肢,走到济公跟前。
她上下打量着济公,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说道:“哎哟!我们这里是什么地方,难道你这位师父不知道吗?”
这个女人便是此地的老鸨,大家都尊称她为妈妈。
济公听到这话,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阿弥陀佛!贫僧自然知道啊!贫僧就是专门来这里的啊!”
众人听到这话,都愣住了,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一个公子哥忍不住说道:“怎么了?现在的和尚也喜欢这种地方了吗?”
济公听到这话,只是笑了笑,说道:“和尚也是人啊!”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觉得这个济公和尚甚是有趣。
济公看着大家嘲笑自己,却丝毫不在意,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又有一个公子哥笑着走到济公面前,略带嘲讽地说道:“我说,这位师父啊!你知不知道,这里可是有钱人才来的地方啊!就你这身破破烂烂的穿着,也不知道换一换,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来了。看你连买件新僧袍的钱都没有,还敢到这里寻找快乐?”
济公听到这话,依旧面带微笑,说道:“阿弥陀佛!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件事施主难道不知道吗?”
众人听了,再次哄笑起来,一边嘲笑济公,一边还用手指对着他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