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百度 > 第131章(第1页)

第131章(第1页)

马卡夫已经打定了主意,于是吩咐到:&ldo;叫4连留下2个排的人继续镇守,其他人全部撤到正面上来,争取尽最大可能延迟德国坦克的行动。为村子里面的同志创造巷战歼敌机会!&rdo;

&ldo;是,营长同志!&rdo;卫兵敬了个军礼,连忙低着脑袋扶着脑门子上的钢盔,一路小跑的消失在马卡夫的视野里。&ldo;叫狙击手准备,德国人马上要进来了……对了,马上把那门迫击炮拿出来,狠狠的对着德国人打几炮……其他所有人准备巷战接触!……也让他们这些该死的德国鬼子尝尝炮弹的滋味!&rdo;马卡夫愤怒的朝着德军进攻的部队挥挥拳头。身旁的警卫员很快的向下传达了营长的最新命令,苏军阵地也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辛格少校坐在自己的指挥车里,在2辆坦克的陪伴下与大部队一起向着小村庄的正面突进。从车长潜望镜里看到自己的坐车离敌人的前沿阵地是越来越近了,对面敌人的子弹面对自己的坦克是那样的无奈。最前面的一辆四号坦克已经抵达了敌人阵地,&ldo;砰&rdo;的一声,那辆四号坦克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座小木屋上。接着就是一阵淅沥哗啦的脆响,那可怜的小小木制房屋怎么能经得起钢铁巨兽的碰撞呢?在几秒之内干脆的完全散架,只剩下了满地的木头渣子和木头碎屑。怎么回事?

一堆破碎的木屑突然四处飞扬,从木头堆里猛的钻出了一个人!是一个苏联士兵,一个胸前绑着嘶嘶冒烟炸弹的苏联士兵!那辆四号坦克的车组人员还来不及惊呼,就听&ldo;轰&rdo;的一声,坦克不动了。指挥车内的辛格少校心猛的一揪,定定的从观察窗望着那辆起火的四号坦克,他希望从里面能够爬出几个人来。可是,没有!一个也没有!一个爬出来的装甲兵也没有!辛格一阵心酸,扯过车载无线电:&ldo;所有车组注意,严禁靠近那些房屋!在靠近之前最好是彻底检查一下,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对,不管你们怎么样,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rdo;辛格说完就软软的靠在了指挥车内的钢制坐椅上,口里喃喃的念叨着:

&ldo;理伯上尉,你的左翼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呀…………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的装甲部队将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伤亡!…………见鬼!真他妈的见鬼的苏联人!&rdo;辛格少校狠狠的把电话听筒砸在了钢铁的车壁上………………

战争爆发(十五)

步兵上尉带领着摩托化第一步兵连在森林里不断的前进着,一百多号人成零散的队形,猫着腰的持枪快步向前。理伯上尉突然高举右手,所有的士兵立刻停止前进,就地蹲了下来,他们齐刷刷的望向他们的指挥官,等待着理伯上尉的最新作战指令。理伯上尉没有去看他手下的士兵们,掏出望远镜再次观察了一编,回头对自己的3个排长压低声音说:&ldo;按原计划,行动!&rdo;

说完右手一挥,带领自己连本部的20多个士兵向其中的一个方向匍匐前进而去。这边的几个排长带领着各自排的士兵也奔向计划中的敌人据点………………

在辛格少校的望眼欲穿中,苏军阵地的左翼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阵地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冲天的焰火在隔着几十米的树木都可以看见。

&ldo;各车组配合步兵,记住:保护离你最近的士兵!……给我一个一个的拔除那些苏联人的碉堡!&rdo;辛格少校兴奋的一扔电话筒,朝着自己的驾驶员就是一阵猛吼:&ldo;快、快、快!给我冲给我冲!&rdo;他的坦克指挥车顿时像一道离弦的箭,快速的向苏联人的机枪堡垒驶去…………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这是斯大林连续两天以来的第二次开会,斯大林终于下定决心表态了:&ldo;同志们,大敌当前。我在这里明确几个基本的概念:第一,战争爆发前,我们争取和平的行动是完全正确的!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全世界人民都可以为我们作证!避免战争和尽量的延迟战争的爆发使得我们的防卫准备会更加紧张。在这个问题上,不管希特勒还是罗斯福,不管别人怎么骂我们,我们仍然坚持了这一点。第二,眼下,战争爆发了。这才是以后会议和眼下态度的根本出发点,我的态度是:坚决抵抗!决不妥协!&rdo;

斯大林沉郁而坚毅的声音在与会者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大家都在庆幸有着这么一位刚毅的元帅,不但没有被来势汹汹的德军所吓倒。反而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昂扬斗志,迎接面对的挑战。有了斯大林,苏联就不会垮掉,大家的心里同时升起了一股对斯大林的敬畏之情。斯大林深深的吸上几口烟,从容的在桌子角上敲着烟斗‐‐他要把烟灰给抖出来。然后他继续的说道:

&ldo;第三,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我们的基本思想是坚决的把他们打回去!当然,这个……前面有同志提出的战略退却的问题…………我看这里要先把德国人给我顶住喽,顶不住德国人什么都别谈。只有顶住了德国人前期的闪电战,我们再谈……战略撤退的问题。&rdo;本来按照斯大林的个性,没有什么撤退不撤退的问题。而且最好自己不要在公开场合提出&ldo;战略撤退&rdo;这样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最高领导人,这样做是会动摇军心的。他觉得自己若非必要,得尽量的回避这样的问题。想了想后,斯大林又觉得有点不妥,于是强调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