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主任老师这里,秦文雪拿到了那段时间,班主任知道的,自己班级的男同学中,感冒的人所在的寝室。
最终发现,根据班主任老师的观察,有三个寝室的人,那段时间感冒,总计人数五个人。
之所以只要男同学的,是因为这个年纪的男孩,不管私底下怎么想,至少在表面上,在老师面前,是不可能和女孩子一起玩的。
至于死者自己,一个处于叛逆期,还在动不动就上网的年纪,很难相信他会在私底下找个女朋友。
因此,直接把女同学排除在外,就对了。
其中,死者所在寝室,班主任老师只察觉到,有一个同学感冒过。
这跟秦文雪分析的,根本就对不上。
如果说,真像她分析的那样。
那必须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同学,同时拿药给死者吃。
或者死者直接把两份以上不同的药,给吃到肚子里,才会导致那种混合毒的产生。
不过马上,秦文雪又想到了班主任的一句话。
班主任直接点出,至少就他所知,其中有三个男同学,是喜欢跟死者裹挟在一起去上网的。
曾经学校组织老师在网咖去抓,他就抓到过。
如此一来,可就对上了。
虽然说,只有一个在死者的宿舍中,但这不能代表什么。
她决定,对这五个男同学,进行突击审问。
于是,秦文雪回到了这边的市局,叫上了负责这次案件的人,开着警车重新回到了学校,把这五个男同学一起叫到了市局。
对于以前高中生来说,突然被执法者这么搞一下,就算心中没有鬼,都会吓得半死。
所以问他们什么,交代得飞快。
经过一番审问,果然是发现,其中有三个男同学,有把自己的感冒药交给死者。
但根据他们的交代,是死者自己问他们要的药,三个都是。
和死者同宿舍的那个,是早上把药给他的。
而另外两个,正好有把药放在身上,是第二节课下课之后,死者问他们要的。
他们几个本来就是好哥们,上网都一起上的,自然不会吝啬这点药。
而且,他们彼此都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有其他人给死者药物。
经过对他们的询问,把所有的药物整理了出来。
紧跟着,就可以尝试搭配模拟,看是不是能形成死者体内的混合剧毒。
如果能够形成,那证据就齐了。
就可以证明,是死者的无知,造成了他身中剧毒。
并非有另一伙人要杀他,也并非是有意为之,责任都在死者自己。
如果混合不出来,那就需要另外调查。
总而言之,形成不了完整的证据链,无论猜测有多么合理,都是不能够结案的。
要不然的话,冤假错案就太多了。
到晚上的时候,秦文雪接到消息,经过多种组合搭配,然后进行环境模拟,真的形成了死者体内的那种混合剧毒。
而能够形成混合剧毒的,恰好是非和死者同宿舍的另外两个同学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