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我在古代当策划 满座江南 > 第87节(第1页)

第87节(第1页)

&esp;&esp;陆久安无奈:“你不要乱给人冠字好不好。陆瓦姬,你自己听听这名字好听吗?”

&esp;&esp;“好听。”

&esp;&esp;陆久安被他这般睁着眼睛说瞎话惊住了,气得瞪了他半响,伸出面条一样软绵绵的手臂甩在他脸上:“好听,好听你自己叫去,我才不叫。”

&esp;&esp;陆瓦姬,用脚趾头也想不出这么傻·笔的名字,况且他没记错的话,瓦姬是韩致之前从边塞带回来的一种花,他堂堂六尺男儿,若是被人知道以花冠字,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esp;&esp;无论韩致如何软硬兼施,陆久安坚决不同意:“叫你朝日可以,瓦姬就免了吧。”

&esp;&esp;两人就这样在床上消磨了大半日,直到下午夕阳斜下,陆久安才磨磨蹭蹭从床上爬起来。

&esp;&esp;陆久安懒懒靠在韩致身上,任由他熟练地帮忙挽头发,韩致粗壮的手·指从青丝里穿梭而过,时不时按摩一下头皮,陆久安舒服地感叹:“你真是我事业路上的绊脚石。”

&esp;&esp;韩致畅声大笑,带得胸膛震动。

&esp;&esp;“笑什么,我这么堕落下去,长此以往,怕是要变成一个懒政怠事的昏聩县令了。到时候若是被上官革查罢黜,我就把你这个将军捅出来,说是你勾·引的。”

&esp;&esp;韩致很快给陆久安扎好头发,挑了一个银色镂空发冠和青玉簪稳稳固定住,陆久安看着铜镜里隐隐约约的影像,抱怨道:“怎么给我束成这样,我都及冠了。”

&esp;&esp;韩致倒腾了这么久,结果给他扎了个高马尾,陆久安只有晨练时懒得束发才这么扎。

&esp;&esp;“这样好看,有精神。”韩致存了私心,喜欢他这样神采飞扬的少年模样,“左右已经酉时,马上要吃晚饭了,不碍事。”

&esp;&esp;韩致面色自若让人把屋子里的浴桶收拾了,陆久安心心念念着他那袋子特产,出了院子后直奔存放物品的地方而去,韩致的声音在耳侧响起:“是頻婆果,云落城的知府给的回礼。”

&esp;&esp;想来是一种水果了,陆久安眼睛发亮:“红薯带去怎么样,种下了吗?”

&esp;&esp;“我按照你的说辞给知府提起时,他本是半信半疑犹豫不决,不过后来我让府里的膳夫烤了一块儿给他尝过之后,他吃了很高兴,

&esp;&esp;韩致立刻反应过来:“你打算在应平修码头?”

&esp;&esp;比起陆运来,水运更加节省时间,路程也可以大大缩短很多,虽然应平依山傍水,除了有几只用来渡河的小舟,却没有兴起水运漕渡。

&esp;&esp;一来应平无甚可以出产外地的果蔬瓷绸,一直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压根不需要,二来便是因为百姓并不富裕,经济不发达,历代县令也歇了修渡口的心思。

&esp;&esp;年前疏河浚渠跟着查看江州水利漕运时,陆久安就发现了,江州府大小江河众多,一条最大的金觅江上通下达,东来西往的货商都停在江州那个码头。

&esp;&esp;没错,整个江州府只有那个津渡吞吐货船,好在码口不小,能够容纳大小舟船十来只,然而应平的货商假如要走水路,还得先花个几天赶到江州才行。

&esp;&esp;“如果应平的葡萄红薯量产,修建码头是大势所趋,不仅货物运输方便,以后学子们进京赶考还可以直接走水路,不知道省下多少功夫。”

&esp;&esp;陆久安在案桌上铺开江州河流舆图,手指顺着图上绵延的水道一路行走:“假如我在怒江这儿修个码头,那么出去的舟船只行3公里可以进入金觅江,然后溯江而上,沿途可经过汝泽、吟水,临州如果中途不停靠,半个月即可到达晋南。”

&esp;&esp;陆久安手指转个弯:“这是溯流而上,若是顺怒江而下至甘陵河,南北货通都要经过此地,若是我打通应平的码头,上下游来船穿梭怒江时,来往船夫可以在此歇脚补给。不怕此地不成为商津要地。”

&esp;&esp;陆久安一口气说完,转头想听听韩致的意见,却见他垂着头似乎在闭目沉思。

&esp;&esp;“韩大哥?韩进军?韩致?”陆久安叫不动他,无奈道,“韩朝日。”

&esp;&esp;韩致仿若惊醒般,抬头时眼里燃烧着熊熊火光,陆久安吓了一跳,以为自己一时兴奋收不住势头说了什么出格的话。

&esp;&esp;“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陆久安见他神情,倒有些不确定起来。

&esp;&esp;“没有,我只是……”只是突然想起初出茅庐时,听老将军在沙场上谋划进军路线被激得热血沸腾的日子。

&esp;&esp;陆久安这般运筹帷幄侃侃而谈,让他生出一丝错觉,他不是在县衙里讨论商津要地,而是在战场说起关要重地,与他对话的也不是一介书生,而是经验老道的军师谋士。

&esp;&esp;韩致欲言又止:“你若要修码头的话,恐怕在应平找不到这方面的熟工,通判主漕运,可以往江州借点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