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还好,刘叔怕我坐不住,隔三差五地给我送些小玩意儿来。不过我对那些都不敢兴趣,大哥你也知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esp;&esp;“哦?”陆文瑾眉目含笑。
&esp;&esp;陆久安语气兴奋:“我捡了店里一些账目文案看,大哥经营手段好高明!就是有一些小瑕疵。”
&esp;&esp;陆文瑾知道陆久安聪慧通透,即便他从未接触过家中产业,能看懂也不足为奇:“有哪些问题,你说出来,大哥洗耳恭听。”
&esp;&esp;“比如这个。”陆久安拿出自己记录的小札本,“成色劣质的茶叶可以不用丢掉吧,这样太可惜了,或许还有其他用途,比如尝试做成菜品佐料。”
&esp;&esp;“白牡丹品质上层,为什么要量产广销,书上不是说,物以稀为贵吗?”
&esp;&esp;……
&esp;&esp;陆文瑾静静听着,觉得他说得甚是有理:“还有呢?”
&esp;&esp;“还有就是这份文案,我总觉得不够完善。”陆久安托腮缓缓道,“只提到经营方式和货品定价,也没写明后续服务及应急预案,小弟认为这些还是有必要的。”
&esp;&esp;“你如何想到这些的?”
&esp;&esp;陆久安眨了眨眼睛:“我看到这些文案,自然而然地就觉得缺了一块儿似的。或许我天生有一颗适合经商的头脑?要不我跟着大哥一块儿经商?”
&esp;&esp;“小祖宗,你可饶了大哥吧,爹娘要是知道了,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陆文瑾摸了摸他的头,“家里这些产业累得很,大哥赚钱供养你,你只管无忧无虑念书就行。”
&esp;&esp;大街上慢慢飘起了炊烟,陆文瑾见时间不早了,便招呼陆久安往家里走。
&esp;&esp;街上人来人往,明显多了许多穿襕衫的儒生学士。
&esp;&esp;“都快晚上了,这群读书人怎么还在外面晃悠呢。”山水探头看了看不远处成群结队的人。
&esp;&esp;“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陆起立刻接话,“这群举子刚考完今年乡试,正商量着明天去参加一场雅集,然后就准备上京了。”
&esp;&esp;山水撅起嘴巴:“你消息倒是灵通。”
&esp;&esp;陆起洋洋得意:“那是,我嗅觉可灵敏了,不论哪里发生新鲜事,我都能
&esp;&esp;陆久安出发比较早,时间充裕,优哉游哉慢慢到了晋南,离会试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esp;&esp;晋南与阆东不管是风俗人情还是建筑用具上都截然不同,作为大周的首都,晋南寸土寸金,许多赶考的士子财力绵薄,只能勉强在离城郭五里远的郊外租个农家小院。
&esp;&esp;陆久安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陆时宴给的盘缠足够,陆久安让江预花了几十两银子,在京城租了个宽敞安静的大宅院,供主仆几人半年的住宿。
&esp;&esp;休整了两三天,陆久安写了一张帖子,递到他的座师罗进深府上。
&esp;&esp;罗进深一直挂念着他这个得意门生,对他的到来倍感高兴,当天就派了人将他请了去,备上好酒好菜的招待他。
&esp;&esp;陆久安带上两罐白牡丹,装在一个不甚起眼的竹篮里登门拜访。
&esp;&esp;“一点薄礼,拿来孝敬老师,望老师不要嫌弃。”
&esp;&esp;罗进深见竹篮普普通通的,也没打开看,满面红光地收下了,递给身后的小厮。
&esp;&esp;席间罗进深免不了要考验一番他的学识经义,陆久安皆对答如流,把罗进深喜得合不拢嘴:“你初来乍到,等到我休沐,老师带你在晋南好好转转。”
&esp;&esp;等到休沐那天,陆久安换上一身素雅的藏青色长衫,两人刚一见面,罗进深责备道:“你给老师的礼物,怎的这么贵重。”
&esp;&esp;自那天陆久安回家之后,罗进深欢欢喜喜地打开竹篮一看,发现里面装的竟是几年前在晋南卖得如火如荼的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