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仅看,说不定还有人催更呢。
&esp;&esp;沐蔺沉浸在文章即将示众供人传诵的喜悦当中无法自拔,桑葚酒一杯一杯接着下肚,不一会儿就感觉微微燥热,他扒了扒衣裳领子,摇着折扇兴奋异常:“行,那改天你就着陆起誊抄上去,一个字不得修改。”
&esp;&esp;“那是自然,著作权是你的,若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我们当然不能擅自修改。”
&esp;&esp;眼看应平的新闻报刊越来越好,陆久安一高兴,给自己掺了一杯桑葚酒,邀请沐蔺碰杯:“来,为你的《沐蔺游记》问世干杯。”
&esp;&esp;几人边吃边畅聊,蒋方此番是身负重任去旅游的,在饭桌上不遗余力地描述他看到的美景。
&esp;&esp;虽然不及诗人那般侃侃而谈,但是说得活灵活现,幽默风趣。陆起及一干伺候的下人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一看,蒋方很有做导游的潜力嘛。
&esp;&esp;酒酣饭饱,正好过下午6点,应平钟声敲响。
&esp;&esp;“咦?”沐蔺恍恍惚惚以为回到了晋南:“应平建寺庙了?”
&esp;&esp;“没有啊。”陆久安莫名其妙。
&esp;&esp;“那这钟声哪来的?”
&esp;&esp;“啊这个呀。”陆久安卖了个关子:“等你在府上好好休息过后,自己去看。”
&esp;&esp;几人擦净手准备起身离桌,这个时候,有个自他们吃饭中途就一直候在门外的小厮走上前来,沐蔺认出来这人是为他整理物资行囊的。
&esp;&esp;“收拾好了?”
&esp;&esp;小厮恭恭敬敬地垂着脑袋:“除了那株果藤,其余已经分门别类整理妥当,不知果藤种在何处?”
&esp;&esp;“这种小事也来问我?”沐蔺不悦:“随便找个空地种下就行了。”
&esp;&esp;小厮小心翼翼抹了抹额头冒出来的汗珠,不敢说话。
&esp;&esp;沐小侯爷带回来的东西,即使是快破石头也能变美玉,那果藤自然也变得精贵很多,若是不小心摔了坏了,谁敢担这个责任。
&esp;&esp;陆久安看出小厮的为难,道:“不能随便栽。”
&esp;&esp;沐蔺已经走到了院门口,闻言转过脖子,蹙着眉峰:“怎么了,你县衙后院这么大,莫非还舍不得拿出点方寸之地?”
&esp;&esp;陆久安慢条斯理道:“只怕你随便找个地,到时候吃到的果子又苦又涩。”
&esp;&esp;沐蔺奇道“照你这么说,桃子换个地,难道还能变成酸梅不成?”
&esp;&esp;陆久安叹了一口气,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你没有听过橘生淮南的故事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为什么?因为水土差异和气候变化会影响果实的口感。”
&esp;&esp;而且若是地理环境不合适,或是栽种手法不恰当,说不定还无法成活。
&esp;&esp;那果藤陆久安只随意扫了一眼,光秃秃的也看不出是什么品种,陆久安只好让沐蔺回忆一下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水果,气候环境是什么样的,以及水果长什么样。
&esp;&esp;“走了那么多地方,谁还记得啊?”沐蔺对陆久安的说辞半信半疑,敷衍想了会儿:“那水果一颗颗跟珠子一样串在一起,紫色的。”
&esp;&esp;陆久安大喜,这不是葡萄吗!
&esp;&esp;他记得华夏最早出现葡萄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若是连沐蔺都没吃过,想来大周境内本来是没有这种水果的!
&esp;&esp;陆久安激动地锤了锤沐蔺的肩膀:“太好了沐蔺,果然探险家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以后有口福了。”
&esp;&esp;等大批量种植以后,酿成葡萄酒,还不把这个酒鬼馋哭。
&esp;&esp;陆久安欣喜过望,越想越激动,可惜的是只有这么一株,不利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