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禹当然不敢起来,崇光见皇帝喝醉,又怕他接下来说出更多骇人的话惹出非议,也急忙起身,挺着肚子走过去拉他并在身边小声劝说了几句。
喝醉了的皇帝十分听劝,立刻便挽着她回到了座位,没过多久便结束了这场宴会。
离席时,百官不得不交头接耳,纷纷小声惊呼感叹,但听陛下对卫禹这国舅爷的称呼,便知道对皇后及其腹中之子有多么宠爱,皇后若产下男婴,必是未来的太子爷无疑,就算生了公主,就目前专宠的势头,生下皇子也是迟早的事。静妃专宠了几年,也没能为皇帝生育一子半女,皇后到底是有福气的人,不仅出身显贵,家族又争气地立了大功,有卫氏家族背后撑腰,中宫之位想不坐稳都难。
皇帝当晚被扶回了寝殿歇息,崇光本想借机与卫英说几句话的,无奈皇帝走时一直紧紧抓着她的衣袖,她走不开。
一回到寝殿,皇帝喝醉了哪顾不得屋里有没有旁人的,抱住她便胡乱亲了起来。
李云福等人看得傻了眼,不知是该上前去拉还是不该拉。
如玉有些紧张,想着崇光还怀着身孕,怕皇帝不知分寸胡来,急忙对李云福使眼色,李云福于是出声喊道:“陛下——”话才出口,听见皇帝说了一个字:“滚”。掷地有声,李云福于是呼唤着屋里的人退下。
皇帝一边胡乱亲她一边拉扯她的衣服。
如玉只好跟着屋里其他人退下,她心里担心崇光,走得慢,落在最后,旁人都出去了,她仍在殿内还没跨出去,忽然听见一阵动静和崇光的惊呼出声,如玉慌得回头看去,却见皇帝将崇光压在墙上,头埋在她胸前。如玉惊呆了,脸登时一红,怕皇帝今晚胡来,一时不知所措,停滞了脚步,崇光也看见了她,镇定道:“你先出去。”
如玉扭头出去了。
崇光没想到,皇帝喝醉后力气依旧大得很,她推不开他,劝他早些休息,皇帝像是没听见一样,把她禁锢在墙边,低头死活不肯松口。
出了殿,如玉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也不知道崇光会怎么应付过去,此时肯定不宜同房。她低着脑袋,不停地来回走动着,没顾得上看路,忽然撞上一个坚硬的怀抱,抬头一看,竟是刘茂。
“世子怎么还没出宫?”
刘茂笑道:“硕丰有句话想问如玉姑娘,问完就走。“
如玉猜到了他要问什么,低下头,不敢和他对视,往后退了两步,和他保持一些距离,声音压得很低,怕被不远处的太监们听了去:“世子有什么话要问?”
刘茂道:“在下对如玉姑娘倾心已久,不知如玉姑娘愿不愿意嫁给在下。”
如玉心里一喜,抿着笑意道:“这事我无法做主,要看皇后娘娘的意思。”
刘茂道:“如玉姑娘不必顾忌他人,只要追随自己的心,若心里也有在下,在下一定会去求陛下和皇后娘娘开恩赐婚。”
折腾了一会,皇帝又恢复了些理智,把人松开了。崇光扶他上床宽衣,好不容易叫他安分地闭上了眼睛,但直到此刻,醉得稀里糊涂的皇帝嘴里尚在不停地喊着自己名字,崇光听着,想着他今晚宴会上说的那句叫人惊掉下巴的话,心里既是高兴又是担忧,担忧的是卫家立了功,本就光芒大盛,皇帝又用如此称呼,不知道卫家和自己会不会被一些人盯上。她掏出绢子,给皇帝擦了汗,见下人都不在,拿手拍打了下皇帝的脸:“口不择言,喊什么未来国舅。”
皇帝稀里糊涂地嗯了一声。
“嗯什么?”崇光觉得好玩,又拍打了下他另一边脸,反正皇帝寝殿里没其他人。
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梦,竟笑了一声。
崇光看着有些入迷,不得不承认他这张脸放在整座京城也算得上上佳的男色,看着皇帝微笑,她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弯起,和衣在皇帝身边躺下来,与之共枕入眠。
第73章
第二日早朝,皇帝当朝对卫英父子宣布封赏,擢卫英为定国公,卫禹为骠骑大将军,连带着卫氏妻眷一并封赏,百官羡慕不已。
没过两日,御史官向皇帝进言:皇后不该椒房专宠,如今身怀龙胎,不能伺候皇帝,皇帝更应在此时广纳妃嫔,为皇室多多开枝散叶。
皇帝拒绝了,三言两语便将此事掩盖,扯到国事上去了,御史官在这个节骨眼进言让他有些好奇,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对卫氏的封赏有任何偏私,于是询问李云福:“定国公父子获封一事,朝臣对此是何看法?难不成都以为与皇后有关吗?人心果然狭隘,朕的皇后不是卫氏出身,朕也会这么封赏的。”
李云福想了想,微笑答道:“奴才知道陛下向来公私分明,那晚说的话,必是酒醉之后的言语,叫一些人听了进去所以大做文章。”
皇帝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那晚都说了些什么:“什么话?”
李云福笑道:“奴才就说吧,那话必是陛下酒醉之后的言语。”
皇帝催促:“朕到底说了什么?”
“陛下酒醉时称呼骠骑大将军为未来国舅爷。”
皇帝脸上的所有表情瞬间消失。
李云福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起来了什么,接着说道:“想必正是因为这句话,御史官才来苛责皇后殿下。”
皇帝嘴角一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在那种场合,朕这话确实说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