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咸鱼被迫考科举(一七令) > 分卷阅读156(第1页)

分卷阅读156(第1页)

父皇太忌惮他了,硬是压着?不让他扬名。

自己不能参加,宋允知那?小?子却能掺和一脚,二皇子怎么想怎么憋屈。父皇真是偏心,可这颗心从来都没偏到他身上!

二皇子因为?父皇偏心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几次三番针对老三跟老四,但是这点?手段在北戎因为?王子看来便显得不入流了。他们为?争大位,什?么事情没有?做过,什?么样?的阴招没有?使过?

二王子自从被宋允知点?醒之后便豁然开朗,脱离了大王子自立门户,这些年?靠着?讨好那?些年?纪小?的兄弟们也算是自成一派了。等到大王子回过头来终于发现自己这边有?人反水,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这下,他不仅要出手对付老四,还得提防着?这个?对他手中势力无所不知的老二,一时间,大王子也分身乏术。

北戎内部斗得凶狠,对夏国的政策方面也出现了分歧,大王子一向主张南下占领江南沃土;四王子在军中势力薄弱,故而反对战事;二王子浑水摸鱼,四处蹦跶,他就希望场面乱起来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大王子对此颇为?烦躁,他的人一直在夏国蛰伏,许多事情下过朝廷虽然对外遮掩,但大王子还是看出了点?苗头——知道效果自己也有?野心,并不像他们表现的那?样?窝囊不堪。

若不趁其微小?时一举将其歼灭,等到它发展壮大,被动的一方就是他们北戎了。

可惜他这群拖后腿的兄弟不当人,父汗年?纪渐长之后也不愿意多起战十,若不然,大王子早就实现了自己的宏图霸业。这般情形对自己过于不利,对于夏国的这一战,必须得打起来,否则他怎么靠军功将其他几个?兄弟压下去?

夏国不动手,那?就逼他们动手。

大王子已经在暗中筹划,而近来与北戎相安无事的燕国似乎也察觉到两?国之间的暗流涌动。阿赫玛大汗是个?体面人,对夏国也一向抱有?好感,但是两?国邦交并不是只有?好感就行的,关键的决定也并非阿赫玛大汗一个?人能作出。

对于夏国便是如此。

原本两?国有?约定,若是北荣向他们任何一国开战,另一国便得无偿援助。可如今燕国却有?了另一种声音,阿赫玛大汗一直压不下去。

燕国不少官员觉得夏国人太会?做生意了,一直在赚他们的钱,赚了这么多年?夏国也赚够了,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被夏国人占了。人家想做生意,他们就陪着?;人家要打仗,他们还得帮着?,燕国就非得这样?上赶着?吗?

他们真若作壁上观,夏国又能如何呢?

只是这些微小?的动静,夏国朝廷尚且不能察觉,眼下,朝廷官员的目光都落在了乡试这件事上。

乡试本没有?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参加乡试的人。

那?位陛下一直看重?的小?神童,今年?终于下场了。

开考那?日,宋允知这边的送行队伍可不少,他们家人整整齐齐都在,先生还领着?几位师兄前来助威,三皇子跟萧宝玄也特意过来送考,还有?不少国子监已经毕业或者还在读书的学生,听闻允哥儿即将下场,也特意赶来凑热闹。宋允知在国子监人缘不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少认识他的。

若不是沈渊他们去年?被外放出去,他们肯定也要过来。

>>肃穆的考场前几乎围满了人。

排着?队的学子们互相窃窃私语:“这小?孩究竟什?么来路,竟然招来了这么多人送考?”

“你?不知道?这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小?神童啊。”

前几年?不知道有?多出名呢,近两?年?兴许是因为?潜心读书,倒是没有?再听到有?关于他的事。这次听闻他要下场科考,许多人都卯足了劲,想要跟他一争高下。

若是能赢下小?神童,他们也能跟着?扬名,何乐而不为?呢?

第89章考题别有用心的策问题

夏国科举主要分两场,一场是地方考,由各州县设乡试,乡贡生通过?考试可?随朝集使入京,彼时?已近冬日,等到第二年三月左右参加礼部设的会?试,高中即可?登科入仕。

十数年前,类似宋允知这类国子监学?生是不必参加乡试的。他?们只要通过?国子监的结业考,便可?以自动获得会?试资格,等于比寻常百姓少了一道科考程序。

可?这份优待在?他?先生当上国子监祭酒之后便被?砍了,那会?儿国子监没几?个人真正用?功读书,不过?是仗着祖上有?功,在?国子监镀层金,而后恩荫入仕。他?先生看不惯这等游手好闲的学?子,更不喜欢这种凌驾于普通学?子之上的特权,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奏请陛下将这份特权给收回去了。国子监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不是给这些世家子弟取乐的。

据说?,他?先生因?为这件事挨了好几?年的骂,报复得最凶时?,先生不得不将家中的子孙给外放到地方去做官了。

可?即便这些权贵再?三施压,他?先生也依旧我行我素,仍在?国子监大?刀阔斧地搞改革。这些年,国子监的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逢乡试成绩都还不错,会?考也能高中数人,先生实在?居功甚伟。

言归正传,不论是宋允知自己的神童之名,亦或是他?先生关门弟子这重身份,注定了宋允知不会?泯于众人。

挥别了浩浩荡荡的送考队伍后,宋允知领着江亦行随队伍相继入了考场。

国子监即将结业的这批学?生大?都参加了乡试,只除了,王承台。

王承台几?年前就盼着宋允知赶紧参加科举,早点离开国子监。但是不论他?如何期待宋允知一直都没下场,等到王承台自己即将毕业准备科考时?,宋允知忽然宣布他?要下场了。

呵,晦气。

王承台思来想去,决定暂避锋芒。只这一点,并未获得王承台家中长辈的赞同,王家人都盼着王承台早点下场,早日入仕。他?们家背靠宫中的太后娘娘,只要做了官便有?好前程,何必再?苦等三年呢?

可?不管王家人怎么劝,王承台都咬死不松口。他?现在?去参加,名次多半不如宋允知,这些年在?国子监他?就没赢过?这个小崽子,继续参加科考肯定也会?被?他?强压一头。在?国子监输给别人也就算了,若是科举还输给宋允知,今后这层阴影是甩不掉了。

王承台早就想明?白了,跟宋允知争抢没必要,反正三年后还有?乡试跟会?试,他?大?可?以到时?候再?参加,不过?晚上三年,不算什么。三年之后,他?王承台还是一条好汉!

这边候在?场外的宋瑜仍然静不下心来,贺延庭看一眼便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