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户部的这个意见,朱载坖坚决予以驳斥,认为前线的情况,由汪道昆、戚继光自行判断就是,朝廷做好转运粮秣军需就行了,妄加干涉,导致大军战败,谁来承担责任?
不仅如此,朱载坖还特地下旨给汪道昆和戚继光,要他们不必理会朝中之事,专心于战事即可。
虽然朱载坖没有催促汪道昆,但是朝中的大员通过私下的书信,还是催促汪道昆尽快结束战事。
汪道昆就此事和戚继光商量了一下,现在大军也已经休整完毕,可以动手了。
在汪道昆的命令下,大明集中了蓟镇、辽东镇、宣大两镇官军九万人,王台的海西女真一万五千人,兵分三路,对建州左卫展开了围攻。
东路是由王台指挥的海西女真部,他们从自己的地盘出发南下。
中路军是由戚继光亲自指挥的蓟镇大军和亲军四卫,从抚顺关出发,先一路向东,渡过苏子河之后,再沿河南下,扫荡建州左卫的各处据点。
西路军是由李成梁指挥的宣大援军和黑春的辽东精锐组成的,从鸦鹘关出发,直取赫图阿拉。
三路大军于隆庆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出发,而觉昌安也得知了官军出发的消息,不过觉昌安并不担心,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觉昌安放弃了距离大明边墙很近的所有据点,萨尔浒、界凡寨、古勒寨、马儿墩寨等都被觉昌安放弃了,觉昌安很清楚,面对官军的优势兵力,自己很难坚守这些并不坚固的城寨。
他将主力集中于赫图阿拉和烟筒山上的费阿拉,准备拉长官军的补给线,同时他的儿子塔克世率领一万骑兵,在外准备寻机截断官军的粮道。
而得知官军是三路进兵之后,觉昌安与女真首领们商量了之后认为必须要先发制人,如果官军三路大军汇合,那仅凭建州部是很难战胜官军的。所以必须先发制人,而他们的对象就是海西女真。
原因很简单,在建州女真看来,海西女真是最弱的,即便是平时,也不是建州部的对手,还不要说现在觉昌安手中还有六千索伦兵和一万多生女真的情况下,对付他们简直是手拿把攥的,而且毕竟同为女真,即便是海西女真重,也有不少人是同情建州女真,反对王台配合大明一起攻打觉昌安的。
而且在建州左卫的地盘的,要想伏击他们还是很容易的,官军不好对付,对付海西女真还是容易的。
觉昌安和一众首领商定之后,就由塔克世率领索伦兵和生女真在铁背山附近设伏,伏击海西女真。因为大明三路大军中,就是海西女真路途最为遥远,渡过浑河,翻越铁背山之后的海西女真,肯定是极为疲倦的,而且由于海西女真和戚继光部约定的是在萨尔浒汇合,此时已经很近了,正是海西女真疲倦的时候,此时动手显然是最好的时机。
而出兵之后,戚继光和李成梁贯彻急进缓战的策略,戚继光迅速抵达萨尔浒,不过这里已经被女真人放弃了,不仅如此,戚继光排除尖哨查探,东面的界凡寨也被放弃了。
界凡寨河萨尔浒隔着一条浑河,戚继光仔细派人勘察了附近的地形之后,率军渡过了浑河,进驻界凡寨,同时派人与海西女真取得联系,命令他们直接到界凡寨来。
不过戚继光派出的三批尖哨都如同泥牛入海无消息,这引起了戚继光的警觉,他已经命令骑兵查探过附近了,并没有发现有大队女真人的踪迹,尖哨一次联系不上尚可理解,三批尖哨,既不见回音,又没有联系上王台部,这可并不寻常,戚继光意识到可能不对劲。
立即召蓟镇副将时陈来,命他率领一个车炮营外加三千骑兵,前去接应王台部,时陈领命之后,率军沿着浑河向上游挺进。
戚继光的直觉是正确的,之前官军派出的尖哨,确实是被塔克世所拦截了,坦克是现在正率军准备埋伏王台部。
时陈也率军赶往铁背山,准备与王台部取得联系,而王台对于前方的危险是浑然不知,正率军通过翻越铁背山,而后渡过浑河,准备和官军汇合。
而时陈恰好晚了一步,等到时陈率军赶到的时候,王台部已经崩溃,索伦兵和生女真仅用一个冲锋就将海西女真击溃,王台本人更是率先逃命,致使群龙无首,只能在任由塔克世宰割。
而时陈在浑河南岸,只得摆开阵势,掩护海西女真渡过浑河,王台率领自己的数百亲卫,赶到时陈阵前,想要道谢,时陈说道:“王都督,戚军门大军在界凡寨,你可一边收拢部下,一边前往界凡寨。”
见官军出现在浑河南岸,塔克世也赶紧收拢部队,与官军隔浑河对峙,而被打散的海西女真,也纷纷想办法渡过浑河,在官军的掩护下,海西女真纷纷逃命,逃奔界凡寨。
而塔克世和时陈对峙了一会之后,见官军阵型严整,引兵离去。
时陈也在收拢海西女真溃兵之后,撤回界凡寨了。
戚继光也已经得知了王台被建州部击溃的事情,对于这事,戚继光毫不在意,他就从来没有指望过海西女真,不过可以从王台口中了解一下建州女真的实力。
同为女真,海西女真怎么这么拉胯,虽然戚继光没有明说,但是王台知道戚继光的意思,王台对戚继光说道:“军门,伏击我海西女真的,并非建州女真,乃是生女真和索伦部。”
戚继光是知道生女真的,但是对于索伦部不太了解,王台就向戚继光介绍了一下索伦部的情况,戚继光听说之后,对于觉昌安倒是高看了几分。
然后问道:“王都督,这个塔克世到底如何啊?”
王台向戚继光介绍了塔克世的一些情况,尤其是他曾经是王杲麾下大将的事情,戚继光还询问了有关建州左卫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