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不像后来那样迅速,仪式一结束,媒体就能立刻发布消息。
当时的电视台也正处于从录播到直播的过渡期,反应速度并不快。最快的反而是传统的报纸和广播。
第二天早上,在柳城工作的周莉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
她像往常一样打扫工位、泡茶,并顺手将门口挂着的几份报纸丢在桌上。
当她瞥见其中一份报纸头条时,整个人愣住了:
《团中央全国青联首次授予六位青年“五四奖章”》
标题下一行较小的文字吸引了她的注意:
许宁、秦文贵、李斌、刘笑、公举东、宋芳蓉荣获此殊荣。
名单按奖章编号排序,而许宁正是获得1号奖章的首位得主。
周莉放下手中的杯子,戴上老花镜再次确认。
排在第一位的名字让她心中一动——这名字听起来好耳熟,好像我儿子就叫许宁呢!
旁边附有获奖者的黑白照片,因为印刷质量的原因,只能隐约辨认出轮廓。
周莉一眼就认出,照片中的六个人影里,站在双发螺旋桨飞机前的那个青年,正是自己的儿子。
她的心猛地一跳,快速扫视着照片下的文字说明:“许宁,男,1976年生,来自辽省柳城,现为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
没错,每一个字都和她的儿子对得上。
惊喜来得太突然,周莉感到一阵晕眩,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几秒钟后,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始翻阅其他几张报纸——《光明日报》、《华夏青年报》、《参考消息》,同样的新闻出现在每一份报纸的显眼位置。
这证实了这不是她的幻觉,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随着最初的激动渐渐平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笼罩着周莉,夹杂着一丝不安。
从小到大,许宁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但这次他的成就超乎想象。
获得“华夏青年五四奖章”的荣誉显然非同小可,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莉想立刻联系儿子,分享这份喜悦,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时间悄然流逝,原本宁静的军工学院也开始热闹起来。
周莉决定先把注意力放回课堂上,等下课后再好好思考如何与儿子庆祝。
她深知,孩子成年后,父母能做的有限,更多的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她提醒自己,在这个时刻,更要保持冷静,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周莉的儿子最近成了新闻焦点,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作为母亲,周莉觉得应该保持低调,毕竟出风头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想给儿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不过,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由人控制。
一位同事匆兼忙地赶到办公室,差点迟到,她在和周莉聊天时无意中提到了当天早上的广播内容:
“周老师,我今天在来上班的路上听到广播说昨天颁发了一个重要的奖项,其中有个获奖者的名字跟你儿子一样呢。”
许宁这个名字在军工学院里仍然响亮,他是几年前的杰出毕业生之一。
同事的一句话立刻吸引了办公室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