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也很流行,注家们多弃旧说而取新说。到了现代,钱钟书也主逆生说,还从国外找到了一则参考资料:“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写一王子弑篡得登宝位,自言生时两足先出母体(forihaveheardyothersay,icatotheworldwithylegsforward),即‘牾生’也;今英语谓之‘breechpresentation’。”1080
钱的引文出自《亨利六世》,剧本虽然多属虚构,其所反映的风俗却应该是真实的。如果将此方法推进一步,会看到人类学研究里发现了不少原始部落杀婴的习俗,出生环境的“不吉利”就可以成为杀婴的一个理由。威尔·杜兰举过一些例子:
……bondei居民将凡是出生时头向前的婴儿统统缢死;勘察加半岛的人凡是在暴风雨时期出生者也加以杀害;马达加斯加部落将凡出生在3月或4月或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三或星期五的婴儿全部抛弃野外,投水淹死或活埋;如系生双胎,则认为是犯了通奸罪,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作两个孩子的父亲,因此一个或两个都要处死。1081
其中,马达加斯加的例子推测起来应该是当地出于物质条件的匮乏而发展出的一种节育风俗,而“bondei居民将凡是出生时头向前的婴儿统统缢死”应该是把话说反了,因为出生时头向前正是顺产而不是逆生,是正常现象。这样看来,bondei居民的情况正和寤生有些类似,郑武公和武姜时代的社会文明虽然已经相当发达了,不至于把逆生的孩子杀掉,但厌恶之情总是难免的,尤其女人比男人总是多一些迷信情怀。
当真如此的话,下一个问题就是:就算生郑庄公的时候是逆生,是难产,可母爱是人类乃至动物的天性,母亲难道因为难产的原因就厌恶自己的孩子,甚至后来还一心惦记着推翻儿子的位子?
问题是,现代人往往出于对现代生活的体会而把母爱天性过分夸大了,以为亘古以来莫不如此,事实上在古代社会里像杀婴这种极端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一时一地的社会风气,1082如达尔文所说:“溺婴、特别是溺女婴,还一直被认为是对部落的一件好事,或至少没有什么坏处”,1083而且,即便在动物界,杀婴一样是普遍现象,就拿和人类比较近的大猩猩来说,幼仔的死因起码有三分之一是由于杀婴现象1084。顺带谈到这些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先秦时代的社会风俗、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现代社会截然不同,《左传》后文还会有为了家族利益而安排亲生儿子去送死的故事,这都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
的确,出生环境的“不吉利”可以导致母亲对孩子的厌恶情绪。但再来体会一下《左传》原文:“庄公寤生,惊姜氏”,庄公的出生给姜氏造成的影响是“惊”,反观难产说,难产只会“折磨姜氏”,而不大可能“惊姜氏”。如果要达到“惊姜氏”的结果,杜预和孔颖达的解释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姜氏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床上多了一个小婴儿,大吃一惊!
再看看难产派对杜、孔的质疑:“既然孩子生得那么容易,这当然是件好事,为什么会把姜氏吓到呢?”我们会发现这个质疑完全是站不住脚的——正是因为孩子生得过分容易,才给母亲造成了惊吓。明人冯时可就道出了这个反诘,认为杜、孔最初的解释是没有问题的。1085
郑慧生把这派的观点推进了一步:古人认为生孩子是件困难的事,如果生得太过容易反倒不正常了,甚至会让父母觉得这是一种灾异。证据在哪里呢?可以看看《诗经·大雅·生民》,这首诗是描写周人的始祖后稷1086降生的经过: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当初,姜嫄踩到了上帝的脚印,因此怀了孕,生下了后稷,整个分娩过程十分顺利。照理说姜嫄应该高兴才是,但是相反,她把儿子给扔了: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婴儿虽小,造化却大。把他扔在巷子里,牛羊过来照顾他;把他扔在寒冰上,鸟儿飞来温暖他。小孩子就这么渐渐长大了。——现在的问题是:姜嫄为什么要把儿子扔了?
郑的看法是:孩子如果生得太容易,在古人眼里属于灾异现象,很不吉利。接下来的推论是:庄公寤生也是一样的道理,生得太容易了,所以被姜氏视为灾异,既惊且恶。再者,《左传》的这段史料应该是得自郑人的传说或记录,郑人之所以会这么说,这里边还有一层深意:庄公的母亲姓姜,姜嫄也姓姜,用庄公母子来比附姜嫄母子,这是大大的抬举庄公,也是在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1087
这是一个漂亮的解释,但事情并未到此完结,因为要完成这个解释,至少还需要如下两个条件:一,上述对《生民》的解释是一个定解;二,在《左传》“庄公寤生”这句话里,姜氏才是行为主体。
关于第一点,《诗经》就像其他典籍一样,充满着歧义和不确定性,而恰好在《诗经》所有三百零五篇中,“诸家聚讼,莫多于《生民》之诗”。1088所以,就在姜嫄生后稷这个细节上,有人说是易产,也有人说是难产。说易产的也存在不同的说法,比如按郑玄的解释,姜嫄生了后稷之后,不仅因为生得太容易而感到忧心,同时还担心没丈夫就生孩子,事情过于离奇,生怕别人不信。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