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是十分枯燥的,特别是坐马车赶路,更是对身心的双重折磨,每当身体颠麻木了,李萱萱就主动下去跟着马车跑步。
马车行驶的不快,完全跟的上。
李萱萱不只自己跑,还鼓励几个孩子跟着自己一起跑。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也很乐意下来活动活动,当然不是只为了李萱萱奖励的糖果。
先开始可能是为了糖果奖励,后来大概是适应了,觉得在下面跑步其实比坐在车上颠舒服一些,几个孩子也愿意跑步锻炼身体了。
当然六娃年纪太小,腿也短,他一般下车就是单纯的放风。
如此赶了十几天的路,他们被迫放慢了速度,因为前面县令他们碰到了很多难民组成的迁徙队伍。
现在的难民很多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人向架着马车的人讨要粮食和水,被拒绝。
什么都没得到的难民心里不甘,带着大大小小的人,堵在马车前面,拦着不让走。
车队的一些衙役,拿着武器对他们进行震慑,但是效果不太好。
少数的难民躲开了,不要命的还是挡在前面,并且抄起了为数不多的扁担,锄头等农具,要拼命。
李萱萱在系统预警后,就停了马车,她变身小飞虫前去查看,看来这边马上要起冲突了。
又往前面飞了一段,果然,全部都是逃灾的难民。
看来只能是缓慢行走,跟在人群的后面,后者是绕路?
李萱萱不是很肯定是否有可绕的路,毕竟这里是古代,没有那么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
就算有,也有可能是像前面那样挤满了逃灾难民。
李萱萱回到马车,神情有些凝重,只说要在此休息。
孩子们也感觉到有点不同寻常。
但坐了十几天的马车,他们一个人都没碰见过,从刚开始的兴奋,到后面的麻木,再到现在的无所谓,也就只是这么十几天时间。
吴春英看着李萱萱皱着眉头,心下也有点担忧。
“秀儿,前面是不是有人?”
毕竟离得不是特别远,刚才那边躁动了好一会儿,声音很大,能隐隐约约的传过来。
至于称呼,是李萱萱特意跟大家说好的,她以后就叫李秀秀,几个孩子要记清楚,不要到时候搞错了。
两个老人更是接受良好,从来没有叫错过,毕竟曾经他们有个叫秀秀的女儿。
有时候他们也恍惚,怀疑眼前这个是不是就是他们的女儿秀秀。
李萱萱平静回答:“前面人挺多的,逃荒的大部队都聚集在这里,我们以后可能要慢慢的行驶了。”
为了安全,慢一点无所谓,反正有系统,她的资源充足的很。
李萱萱进了马车,几个孩子都在里面,在积极讨论名字的问题。
好几天前,李萱萱就交给了他们任务,让他们给自己想名字,并说明到了地方后,就给她们登记新的名字了,以后互相叫也要叫新的名字。
还说有了新的名字后,就是新的开始,以前的赵家村,赵三牛,赵大海那一大家子,都是过眼云烟,以后大家都会有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