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没有很铺张浪费,但偶尔也要维持一下风流倜傥的形象,以至于手上赶考的盘缠有些不够。
钱不是蒋旭书开口找秋燕借的,是蒋凡珍找人借钱,被秋燕看到了,秋燕主动提出要借钱支持蒋旭书去参加乡试考核的。
蒋凡珍和秋燕关系情同姐妹,她是十分希望秋燕可以嫁给哥哥当自己嫂子。
也是她经常在蒋母面前提起这个事,蒋母才对秋燕上了心。
她了解了一番秋燕的家世,秋燕的母亲和姐姐弟弟都开了商铺,听说挣的钱不少。
他们家还供着一个孩子在读书,听说学业不比蒋旭书差。
综合分析,秋燕在财力和身份上,配得上她们家的旭书。
所以跟蒋旭书提过一两次,意思是她眼睛不太行了,以后恐怕在绣活这一方面挣不了多少钱。
如果这次他再考不上,可能就要想其他方法支持他读书了。
蒋旭书听了过后并没有反对,只是低声说听蒋母的安排。
于是蒋母跟蒋凡珍说了这个事,让蒋凡珍打听一下秋燕的想法。
而这一安排,蒋凡珍和秋燕都很欣喜。
一个是高兴于好姐妹能成为自己的嫂子,以后肯定不会为难自己。
另一个秋燕是觉得自己居然能和暗恋的蒋家大哥定亲了,心里一阵欢喜。
也乐意帮蒋旭书出考试的钱,帮助蒋旭书考取功名。
没错,秋燕第一眼看到蒋旭书的时候,就喜欢上这个儒雅的蒋家大哥了。
所以经常和蒋凡珍玩,关系亲近了之后,又见了蒋旭书几次。
话没说上几句,但是她每次都十分开心。
听了蒋凡珍代替蒋母说的话,经过蒋凡珍的一番美化。
让秋燕误以为是蒋旭书的意思,心里只觉得他和蒋旭书是两情相悦的。
时间不多,李萱萱只初步了解到一些情况,表面上看来觉得蒋家还算是个比较好的归宿。
蒋母和蒋凡珍性子都不强势,是好相处的人。
那么他和秋燕评分比较低,问题肯定出在蒋旭书身上了。
……
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的城镇都已经恢复了生机,不像她们当年逃难时候那么荒凉。
李萱萱一边赶路一边跟学文回忆当年他们逃难的日子,别说学文当时虽然只有3岁,但还记得不少的事情。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年娘拿出来的大肉包子,那个味道他能记得一辈子。
虽然这个大肉包子在他们落户前元村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娘也跟他们兄弟姐妹解释,说是姥姥姥爷看到他们平安到达,没有危险了,所以就收回了神通,让他们以后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