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少歌是什么 > 第183章 赵玉真下山已补天幕(第2页)

第183章 赵玉真下山已补天幕(第2页)

“师父,是玉真辜负了您的栽培。”赵玉真面色沉郁,脚步坚定却又带着几分沉重。转瞬之间,天际乌鸦惊惶嘶鸣,如墨的乌云翻涌汇聚,天雷一道道响彻云霄,似是在为他的离去而奏响一曲壮烈的悲歌。

赵玉真就这样迎着风云变幻,沉稳地朝山下迈去。沿途的弟子们望见他的身影,眼中满是敬畏,纷纷自发地屈膝于地,默默目送这位传奇人物渐行渐远。

然而,就在赵玉真即将抵达山脚下之时,突然有两人并肩挡住了他的去路。

一人身着道袍,小脸肉嘟嘟的,正是望城山道法一脉的杰出传承者飞轩;另一人一袭青衫,气质清逸,眉眼间透着几分不羁,乃是道剑仙赵玉真座下亲传弟子李凡松。

飞轩神色恭敬,柔声开口,语调中带着几分敬重与不舍:“师叔祖。”

李凡松眼眶泛红,声音微微发颤,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师父!”

赵玉真挑眉,目光扫过二人,佯作嗔怒,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四位天师合力都未能将我留下,你俩却在此阻拦,莫不是想讨打?”话虽如此,可他嘴角依旧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冲淡了几分言语间的威慑。

李凡松神色坚毅,手用力攥住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且决绝

“弟子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可哪怕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乃至丢了性命,也绝不让师父踏出这一步!”

赵玉真静静地凝视着李凡松不住晃动的手,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打趣道:“这份气势倒是可嘉,只是这攥剑的手,能否稍稍稳住些?”

李凡松的眼眶蓄满了泪水,声音也微微发颤,带着哭腔嗫嚅道:“师父,我心里慌得厉害。”

赵玉真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脚步轻点,刹那间就已移步到两人面前。语气轻柔,满是安抚:“傻徒儿,有什么可畏惧的。我不过是去山下走一遭,并非赴死,别担心。”

飞轩缓缓回身,面容凝重,神色间满是敬畏与纠结,在赵玉真面前郑重地双膝跪地。他嗓音低沉,带着几分肃穆与忧虑:“师叔祖,我听闻几位前辈提及,当年吕掌教曾为您占得卜卦。卦象显示,倘若您一直隐居望城山,可庇佑望城山百年昌盛、福运绵延;但倘若师叔祖决意下山……”

“便会战死在荒芜河滩,尸横遍野,血染黄沙。”赵玉真神色从容,唇角挂着一抹洒脱的笑意,淡然地接过话茬,语气轻松,仿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师父!”李凡松情绪顿时激动难抑,紧接着“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满心都是对师父安危的担忧与不舍。

赵玉真眼中透着洞悉世事的平和,神色从容,轻轻喟叹一声,语气温和又坚定:“师父的深谋远虑我岂会不知?可既定劫数在前,若一味逃避,绝非我等修道之人所为,唯有仗剑破局,方为正道。一味地龟缩在这山上,又算什么道理呢。”言罢,他微微抬手,掌心泛起柔和光晕,一股无形却有力的气劲将跪地的李凡松和飞轩稳稳托起。

“就凭你俩目前的修为,还是别想着能阻拦住我了。飞轩,你所修的大龙象力已初露锋芒,造诣不凡。但道法至理,存于世间万象、芸芸众生之中。三月之后,你便下山云游,三年里,莫要折返。在江湖的磨砺与世间的百态中,去探寻道法的真谛,方能更上一层楼。”

转而望向李凡松,赵玉真语重心长:“凡松,你和飞轩结伴同行。你的命数里注定有两段师徒缘分。与我的这段缘分,已然走到尽头。而另一位良师,隐匿于江湖的浩渺天地间,其剑术登峰造极,与我不相上下。你此去,定能得遇名师,学有所成。”

李凡松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脑袋晃得像拨浪鼓,几近失控地哭喊着:“师父!师父!我根本不在乎劳什子命定的另一段机缘,这世间我只认您这一位恩师,有您在我身旁,便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其他人管他是什么大罗金仙,我一概不要!”

飞轩的嘴唇微微颤动,想要说些什么,可喉咙却像是被酸涩堵住,千言万语在心头翻涌,最终只化作一声饱含深情与不舍的呼喊:“师叔祖!”,而后便再也无法吐出一个字,只能任由那复杂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赵玉真微微弯腰,抬手轻柔地摸了摸飞轩的头,眼中满是温和与关切,轻声嗔怪道:“傻孩子,我不过是去山下走一遭,又并非奔赴黄泉,怎么哭得这般伤心?快别哭了。”

飞轩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仰头望向赵玉真,直言道:“师叔祖,你此番言语,条理清晰,事无巨细地安排着种种,交代着未来,这般细致入微,可不就像在交代后事吗?”

赵玉真直起身子,远眺云雾缭绕的山下,神色间满是怅惘,轻声呢喃:“傻孩子啊,世间之事,自有定数。”他的声音随风飘散,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意味,“此番下山,山高水长,归期漫漫,下次重逢,不知要历经多少春秋。”

言罢,他挺直脊背,周身散发出一股傲然之气,语气笃定:“但你要相信,我不会有性命之忧的,毕竟我可是赵玉真,是那个距离羽化成仙仅一步之遥的赵玉真,区区天劫,又怎能阻挡我?我岂会惧怕?”

李凡松神色关切,眼中满是担忧与疑惑,向前一步问道:“师父,您这一去山高水远,目的地究竟是何方啊?”

赵玉真目光悠然飘向南方,眼神中带着几分对未知的憧憬,苦笑着摇头:“应是那边。我久居山中,从未踏足山下尘世,实在难以说清具体所在。”他伸手指向远方,动作洒脱又带着几分随性,“我在静修时,脑海中浮现出一片静谧的竹林和一座雅致的凉亭,虽不知具体方位,但感觉相隔甚远。凡松,为师这就该启程了。”

李凡松瞪大双眼,满脸震惊,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师父从未涉足尘世,却对山下的景象了解得这般清楚。”他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微微发颤,难以置信地喃喃道,“难道……难道师父已然跻身神游玄境之列?”话一出口,想到自家师父的能力,却又觉得合乎情理。

赵玉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意,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不置可否:“尚缺那么一点机缘火候。天地间大道至简,玄机隐匿于光影交错之处。”说罢,他潇洒地离开,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轻松,“为师这就出发了,等归来之时,定给你领个师娘回山!”话音未落,他身姿如电,瞬间化作一道残影,向着远方风驰电掣般掠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只留下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回响。

李凡松眼眶泛红,却努力挺直脊梁,声音洪亮且坚定,带着无尽的期许与信念,向着赵玉真离去的方向高声呼喊:“师父!凡松在这望城山,盼望着与您再度重逢的那一日,定等您平安归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